一、課程的性質、目的和任務
水處理技術是海洋技術專業的一門選修的專業課。課程涉及基礎化學和化學工程方面的知識,要求學生能用化學的觀點去看待工程問題,又要求學生能從工程問題中發現基礎化學的重要性。水處理技術是一門專業基礎理論知識緊密聯系工程實際和生活實踐的課程,由于“水”這一被闡述的對象的在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中的特殊性,使得這門課程成為一門易于啟發學生從基礎理論過渡到工程實踐的“橋梁”。
本課程教學目的和任務是:通過對本課程的學習,了解水處理技術包括工業用水、生活用水以及污水處理的理論和技術,培養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化工原理等專業理論知識和方法論充分理解水處理技術的意義、原理和工程思想,可使學生獨立地進行一般水處理工程的規劃、設計和運轉管理,使學生初步具備從事水資源管理、水質量分析和水處理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和技術開發能力。
二、課程的內容與基本要求及學時分配
本課程全面介紹了水處理的理論和技術,側重純水的制備方向,內容包括混凝澄清及沉淀處理、過濾處理、吸附處理、離子交換處理、膜技術、蒸汽冷凝水處理及冷卻水處理。著重闡述各處理方法的原理、設備及工藝、并吸納水處理技術方面的最新技術和觀點,還介紹了水處理的水務管理方面的知識。
基本要求:
1.了解世界和我國水資源分布,認識不同用途的水對水質的要求及評價方法和水處理的重要性;
2.對水處理的概念和方法的基本理論有較系統、深入的理解,能基本掌握各種處理方法的應用范圍和條件。
2.能應用本課程中所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配合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等教學環節,對一般水質控制工程進行規劃、工程設計、工藝設計、設備選型、研究開發和運行管理。
3.了解水環境污染綜合防治的原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