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篇一作論文被Macromol. Theory Simul.接受發表
本論文開發了一種新的多尺度模擬策略,以多個溫度下低聚物本體全原子模擬得到的結構分布函數和體積膨脹率為目標得到系統粗粒化勢,對高聚物體系進行廣泛地分子動力學模擬。以聚乙醚本體為例,在各個溫度下模擬的比容隨聚合度的倒數線性增加,由此外推獲得無限鏈長聚合物本體的室溫密度、體積膨脹系數和玻璃化轉變溫度。這些結果與相應的實驗結果吻合極好,同時也表明由于用作參數化的目標函數結合了多狀態和多性質特征,開發的系統粗粒化(至少對于密度)具有極好的鏈長和溫度可遷移性,因而證實了模擬策略的有效性。進一步研究得到,模擬也捕獲了一些關鍵的結構和動力學特征:回轉半徑和末端距與聚合度之間存在標度關系,其分布近似為Gaussian分布,與相應的全原子模擬結果接近;而均方位移和擴散系數明顯高于全原子模擬結果,加速比隨溫度降低而增加,解釋了模擬的Tg與實驗值吻合。所開發的策略概念簡單、執行容易、不耗時、適應性廣,在特定聚合物熱力學性質的模擬中有重要的應用潛力。
后記:這篇論文最初的結果投往今年的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被接受為口頭報告。不同的是,前期結果不含二面角勢,也沒有對結構和動力學性質進行分析。本文的結果表明包含二面角勢獲得的Tg更為吻合。這篇論文曾投到幾個所謂的一區、二區期刊,均以論文主題過于專業為由據稿(未送審)。后經修改后投到Macromolecular Theory and Simulation,一審有三個專家,其中有二個專家對報道的工作非常認可,而另外一個專家要求更多的結構和動力學分析。考慮到本文的側重點不在動力學,只是添加了徑向分布函數的分析,證實開發的系統粗粒化勢可以較好地描述聚合物體系的鏈結構和非鍵相互作用,二審得到了認可。個人感覺,Macromolecular Theory and Simulation是一個非常棒的期刊,我非常滿意這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