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中心介紹
北京化工大學火安全材料研究中心由張勝教授于2006年3月回國后創建,得到了楊萬泰院士和周亨近教授的大力支持,隸屬于有機無機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碳纖維及功能高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先進功能高分子復合材料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目前團隊中專職教師8位,在讀博士生10位,碩士生50余位。中心設備齊全,表征手段先進,是國內外阻燃科學領域最大的團隊之一。研究方向聚焦面向通訊、交通、航空航天、軍工和新能源等領域的先進功能阻燃高分子材料,招生專業涵蓋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碩)、化學(學碩)、材料與化工(專碩)等。
中心秉承“民主、嚴謹、博愛、創新”的文化理念,與國際多所高校及研究機構展開科研合作,搭建國際化培養平臺,并共同培養高水平博/碩研究生。我們期待和全國各地有志學子攜手奮進、求實進取,共同開創幸福未來!
02研究方向與科研成果
中心的研究聚焦火安全材料,涵蓋了阻燃聚合物結構-性能關系、無鹵阻燃劑制備、納米復合材料阻燃改性和功能化、紡織品阻燃、聚合物熱行為/降解及燃燒機理、塑料加工改性、文物保護等領域。承擔了多項國家自然基金、科技部、中央軍委、科工局軍工項目等課題。已經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400多篇,系列化研究成果和專利技術已經應用于航空航海、國防、電子電器、通訊交通和建筑等多個重要軍事和民用領域。目前研究范疇包括:
1)新能源領域高能量密度電池材料的火安全設計和應用。
2)5G時代高傳輸速率應用的阻燃/導熱/介電一體化材料。
3)用于航空航天及快速軌道運輸的梯度阻尼、寬溫域和阻燃功能一體化材料。
4)生態安全型阻燃劑分子設計和制備、微納結構的多功能涂層。
5)可循環利用阻燃、抗菌先進聚合物材料。
6)國防和化工領域阻燃抑爆多功能安全材料。
7)古建筑、海上建筑平臺及現代建筑中透明水基多效防護涂層。
8)阻燃、光電響應電磁屏蔽氣體穿透方向及穿透速率可調節的安全智能材料。
9)核電站及現代高層建筑中通訊傳輸線纜材料及整體阻火模塊的綜合構建。
03師資隊伍
張勝 教授/博導
辦公室:科技大廈717
電話:64436820
郵箱: zhangsheng@mail.buct.edu.cn
研究方向:
1.先進功能聚合物復合材料的產業化;
2.聚合物阻燃的基礎理論和技術;
3.無鹵阻燃劑分子結構設計及制備;
4.安全智能天然及合成纖維/織物制備;
5.多功能高分子復合材料;
6.阻燃劑的生態安全性評價;
社會任職:
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
中國塑協阻燃材料及應用專委會秘書長、副主任
英國火科學協會會員
全國化學品標委會阻燃化學品分委會委員
中國建筑學會防火材料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石化協會標準委員會委員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河北省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塑協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合成橡膠工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
研究成果:
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申請80多項國家發明專利。曾負責英國EPSRC、DTI和英國國防部科研項目,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其他國家縱向課題15項,橫向課題60余項,參編教材一部。
谷曉昱 教授
辦公室:科技大廈717
電話:64436820
郵箱: guxy@mail.buct.edu.cn
研究方向:
1.納米協效阻燃劑的多維度設計;
2.新結構阻燃劑分子設計及其對阻燃聚合物綜合性能的分析評價;
3.聚合物材料高性能化及結構穩定化;
4.抑爆材料研究;
5.可回收可持續阻燃材料
研究成果:
1.發表學術論文187篇,其中在SCI收錄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92篇,申請10項國家發明專利,參編教材一部。
2.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三項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3.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兩項重點課題
4.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橫向課題20余項;
王菊琳 教授/博導
辦公室:有機樓402
電話:13910664281
郵箱: julinwang@126.com
研究方向:
1.金屬、高分子材料失效研究;
2.文化遺產保護研究;
科研成果:
發表學術論文70多篇,其中在SCI收錄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發表論著兩部。申請國家發明專利30多項。負責并完成的項目有40多項,其中大部分為863計劃、國家重大專項、國家科技支撐項目等的子課題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包括金屬的腐蝕機理研究,新型涂料和緩蝕劑研究,材料結構和組成剖析,文化遺產勘測和評估等內容。
李洪飛 副教授
辦公室:科技大廈717
電話:64436820
郵箱: hfli@mail.buct.edu.cn
研究方向:
1.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
2.聚合物阻燃改性
3.防火涂料涂層
4.生物降解材料應用
研究成果:
1.發表期刊、會議學術論文108篇,其中在SCI收錄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申請20余項國家發明專利
2.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北京市科委重點專項項目子課題、4項中央高校科研業務費項目。
3.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橫向課題10項
孫軍 副教授
辦公室:科技大廈717
電話:64436820
郵箱: sunj@mail.buct.edu.cn
研究方向:
1.特殊性能阻燃聚合物體系;
2.納米粒子功能化及其復合材料制備;
3.全生物阻燃聚合物體系構筑;
4.多功能阻燃織物
研究成果:
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軍工項目1項,中央高校科研業務費項目3項,企業橫向1項。參與軍品配套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橫向項目10余項。已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SCI收錄論文121多篇,申報發明專利20多項;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技術發明三等獎等多項獎勵;2018年入選“香江學者計劃”。
江盛玲 副研究員
辦公室:綜合樓302
E-mail:jiangshl@mail.buct.edu.cn
研究領域:
1. 梯度功能材料的制備及應用;
2. 聚合物阻尼材料制備及應用;
3. 聚合物阻燃改性;
研究成果:
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以第一發明人身份獲得6項發明專利授權;參與編寫教材3部;擔任本科生核心課程《聚合物表征》主講教師。
近五年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完成國家級項目4項,企事業單位委托項目5項;作為主要研究人員參與國家國際合作專項2項、其他國家縱向項目4項。
04研究生培養
團隊在學生培養過程中,注重學生的身心健康及科研能力提升。定期舉辦形式多樣的團建活動。
在每年的金秋9月,舉行戶外破冰活動,歡迎新生的到來,幫助新同學盡快融入團隊。
舉辦專項內容系列講座,促進學術交流,提高專業素質。
定期組織校園內文體活動和對抗競賽,讓同學在繁重的課業學習之余,放松心情,強身健體,增進互信。
邀請國內及國際知名學者舉辦學術講座,創造機會和高水平科學家面對面交流。
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國內外的學術會議,在國內及國際的講臺上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增強學術自信。
春季,中心全體師生組織春游踏青活動,在美麗自然中綻放自我,暢心交流。
六月,中心舉行盛大畢業季活動,歡送每一位順利取得博士/碩士學位的學子踏入新的人生征程。
衷心歡迎同學們加入到火安全材料研究中心和諧進取的溫暖大家庭!
具體申請流程
1 聯系中心老師或者崔心雨(郵箱:799732734@qq.com)
2按照學校流程報名,具體見“北京化工大學2023年接收推薦免試研究生預報名通知”:https://graduate.buct.edu.cn/2022/0831/c1392a170746/pag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