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是有機合成中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轉化之一,各種大學教科書上已經介紹了許多、各種強大而有效的氧化劑,如KMnO4,PCC,PDC,DMP,MnO2,NaClO,Cl2 (氣體),NBS等。許多這樣的方法使用有毒氧化劑或產生化學計量有機副產物,這些有毒氧化劑或副產品在環境和經濟方面并不理想。我們最近的一個項目專注于開發新的綠色化學,用于以前由化學計量鹵化劑(如氯(Cl2,g),溴(Br2),碘(I2),NBS,NCS和NIS等介導的轉化。在本文中,我們介紹了兩代綠色鹵素介導的氧化反應:氧酮鹵化物和芬頓鹵化物,它們已成功用于Achmatowicz重排,吲哚的氧化重排,色胺/色醇的鹵環化,烯烴/炔烴的鹵化以及腈氧化物的1,3-偶極環加成。我們新的綠色方法大大減少了危險化學品的浪費和使用,在化學和制藥公司的批量生產過程中具有巨大的潛力。
童榮標,現任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副教授,博士生導師。1996-2003年于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學習并獲理學學士與碩士學位。2003-2008年于美國艾莫莉大學(Emory University)化學系攻讀博士學位,師從Frank E.
McDonald教授研究聚環氧化合物的仿生環化反應并應用于天然產物的全合成(Abudinol),于2008年獲得理學博士學位(化學)并獲得杰出成果獎(Charles Lester
Award)。2008-2011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Amos B. Smith, III教授實驗室從事博士后研究,發展了一系列的適用于三組分負離子接力化學(Anion Relay Chemistry)的關鍵連接子。2011年7月起任香港科技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開始獨立建立實驗室從事有機合成研究,2017年7月提升為副教授(長聘教授)。曾獲得Asian Core Program
Lectureship Award,Young Career Focus及Thieme Chemistry Journal Award等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