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業界人士關注的2008年度世界非輪胎橡膠制品50強排行榜,日前在美國《橡膠塑料新聞》上亮相。按照2007年實際銷售情況,列入前50強企業的總銷售額已達559億美元,同比增長4.1%,連續6年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勢頭。但從這個排行榜也可以看出,世界非輪胎橡膠制品市場發展并不平穩,業內形勢激烈動蕩,并購重組之風此起彼伏、愈演愈烈。而從企業發展戰略看,50強企業紛紛將中國市場當作了“主場”。
入圍企業位次分析
●第一到第十位:
入圍企業依舊,位次生變
在世界50強排行榜中,前10位企業依舊,但位次發生了奇異的變化。
瑞典特雷勒堡公司由于在2007年11月賣掉了業績不佳的在英國的空氣彈簧廠(銷售額2400萬美元),在2008年3月收購了盈利頗豐的麥德美(MacDermid)公司印刷膠板事業部,加之本土企業的生產高漲,銷售額一舉由一年前的32.78億美元增至41.25億美元,年增長28.6%,首次榮登榜首,以此結束了多年來排行榜一直由法國哈欽森公司、日本普利司通公司、德國大陸公司3巨頭輪流領跑的時代。
哈欽森公司以銷售額37.2億美元、12.3%的增長率繼續保持了第二名的地位。普利司通公司銷售額同比增長7.6%,由第四位進到第三位。大陸公司雖然在2007年上半年收購了塞摩珀(Thermopol)公司,下半年又取得馬塔多公司51%的股權,但經營業績并沒有上去,2007年銷售額負增長1.8%,排名從第一位退落到第四位。佛雷依登貝格公司持有NOK公司的股權并在美國設有佛雷依登貝格-NOK公司,在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設有合資企業NF公司(銷售額1.67億美元,未計入任何一方),企業穩步發展,2007年銷售額增長了7.5%,達到33.338億美元,仍然保持在第五位。
美國庫珀標準汽車配件公司從庫珀輪胎公司正式分離之后,經過兩年時間的調整,2007年6月買下當時位居世界第十八位的德國麥茲勒汽車配件公司在歐洲的部分事業部(銷售額4億美元),年銷售額增長率達到16%,從原來的第八位晉升至第六位。日本東海橡膠工業公司銷售額負增長0.7%,由第六位退到第八位。英國湯姆金斯公司(銷售額增長11.6%)、美國派克-漢尼芬公司(銷售額增長5%)、日本NOK公司(銷售額增長14.3%)3家繼續保持著第七、第九、第十的地位。其中,派克-漢尼芬公司近年來收購行動極為活躍,2007年第二季度買下了瑞高(Rayco)技術公司,2008年4月買進美國HTR持股公司,2008年6月買下帝坦工業公司,正蓄勢待發,積極謀求恢復2004年之前世界第五、第六的地位。
●第十一到第二十位:
30%企業進出,90%位次變換
位列第十一到第二十位的企業已出現30%進出的現象,90%的位次也發生了變換。
2007年6月,美國凱雷(Carlyle)集團買下固特異的工業橡膠用品事業部(原位列第十二位),成立了威揚斯技術公司。2007年威揚斯技術公司銷售額達到16億美元,取代固特異位居第十一位。世界汽車零部件業巨子——日本豐田合成公司的銷售額為12.7億美元,年增41.1%,排位由原來的第十九位升到第十二位。美國卡萊爾伙伴公司將集團的膠帶、剎車管事業部納入,銷售額升至12億美元,年增17.1%,由第十七位上升到第十三位。世界汽車零部件業另兩大巨子美國費德拉爾-莫達爾公司和伊頓公司也分別以年銷售額12億美元,增長9.1%和3.4%的成績列第十三位。
美國馬克Ⅳ工業公司的排名由第十四位退到第十六位。澳大利亞安塞爾公司、日本橫濱橡膠公司和東洋橡膠工業公司的銷售額分別增長了15.8%、10.9%和11.5%,由第二十一、第二十和第二十二位進入第十七至第十九位。原處于第十八位的德國麥茲勒汽車配件公司,已與美國GDX汽車配件公司(去年第二十三位)的一部分合并組成了新的名為漢寧汽車配件的公司。漢寧汽車配件公司以新的面孔、8.65億美元的年銷售額列第二十位。原列第十一位的美國紐巴倫運動鞋公司被排除在名單外。美國烏爾威林環球公司(去年第十六位)也已從排行榜上消失。
●第二十一到第五十位:
新成員不少,多為重組而生
排名第二十一到第五十位的企業,位次更是幾乎全部發生了變化,并且名單中出現了不少新成員。
值得注意的是,世界汽車零部件業巨頭戴納公司在2007年6月已把非核心的膠管事業部賣給了奧爾罕(Orhan)持股公司,年銷售額由6.8億美元降至6.5億美元,位居第二十六位。法國佐迪亞克公司銷售額增長了15.6%,由第三十九位上升到第三十四位。新面孔安維斯集團系德國沃克工業技術公司與法國米其林公司合辦的企業,其銷售額為3.8億美元,居第三十九位。沃克工業技術公司的銷售額下降了30.6%,由第三十三位落到第四十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