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加準確地掌握紡織行業發展現狀和企業的需求情況,2008年12月初,由中國紡織企業家聯合會和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統計中心聯合組織實施,在各專業協會配合下,開展了針對中國紡織企業經營管理者的專項問卷調查。截止到2009年1月底共回收100多份問卷,并選取其中113份有效問卷進行了匯總和分析研究。
形勢仍然嚴峻
本次調查顯示,2008年紡織企業利潤大幅下滑。被調查企業利潤比上年同期大幅減少87.14%,主營業務利潤同比減少92.35%。從經營者信心上看,有27.9%的經營者認為2008年度本企業經營狀況不好,有46%的經營者認為2009年度本企業經營狀況將下滑。可以看出不管是2008年還是2009年,紡織行業的形勢都是非常嚴峻的。
嚴峻的形勢可以從規模以上紡織企業2008年生產情況得到佐證。2008年我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34780.61億元,同比增長13.73%,增速較上年下滑了8.84個百分點。規模以上紡織企業所生產的紡織產品絕大部分品類產量增速均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幅度下滑,其中化纖、紗、布、服裝等主要大類產品產量僅維持近年來少有的一位數增長。
嚴峻的形勢可以從紡織行業2008年效益下滑得到佐證。2008年1~11月,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利潤1042億元,同比下降1.77%。其中,虧損企業虧損金額達到227.5億元,同比增加99.85%,有2/3企業虧損或正處于虧損邊緣。
嚴峻的形勢還可以從2009年影響紡織行業發展的諸多不確定因素加以佐證。國際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蔓延還在繼續,外部需求萎縮有加劇趨勢。貿易保護主義正在抬頭,國際貿易環境有惡化勢頭。
信心逐步恢復
本次調查顯示,有64%的被調查企業對2008年紡織行業總體運行狀況表示“不樂觀”,認為“一般”的占32.4%,認為“樂觀”的僅占3.6%。認為2009年紡織行業總體運行狀況“不樂觀”的企業經營者占59.1%,認為“一般”的占33.6%,認為“樂觀”的占7.3%。可以看出,紡織企業經營者對2009年紡織行業總體運行的判斷稍好于2008年。這是在國務院原則通過紡織工業振興規劃之前進行的調查,相信現在將會有更多紡織企業經營者對2009年紡織行業總體運行更有信心。
2008年11月5日國務院出臺十項擴大內需政策,新一輪的宏觀經濟政策調整拉開序幕。財政政策從穩健轉為積極,貨幣政策從從緊轉為適度寬松,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成為中央應對新形勢的大政方針。在今后兩年多的時間里,4萬億元的投資對經濟將產生最直接的拉動。2009年2月4日國務院原則通過紡織工業振興規劃,明確指出,紡織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也是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在繁榮市場、擴大出口、吸納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城鎮化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直接為紡織企業提振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