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與經濟
作為除海南之外,中國唯一可種植橡膠的地區,云南西雙版納境內現存保護完整的原始森林580多萬畝。在這片不到中國國土面積0.2%的土地上,生長著占中國四分之一的野生動物和五分之一的野生植物物種資源。
而自從橡膠到來,一切被大幅度改寫。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馬友鑫研究組分析認為,西雙版納森林覆蓋率已從1976年的約70%降到了2003年的50%以下,近30年間共損失了約40萬公頃的熱帶季節雨林,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被轉換為單一種植的橡膠林。
現在,西雙版納的膠產業收入幾乎占全州財政收入的一半。與此同時,版納的3個國家級森林保護區卻日益成為孤島。
專家們的一個更大的擔憂,來自云南省正在開展的林權改革。西雙版納大規模的林權改革已從2007年中開始。
“林權制度改革是要把林地分給老百姓,老百姓拿到林地以后,如果是按前幾年橡膠猛漲的情況下,農民們無一例外地會把林地變成橡膠林。” 長期從事林權改革研究的趙鴨橋說。
他解釋說,林權改革本來只把集體商品林分給農民,不改革“三區林”(天保工程區、生態公益林區、自然保護區),雖然現在云南把三區林也列入改革范疇,也發林權證,但原則上是不許砍伐的。問題在于云南還有面積廣大的非三區林,其中一部分是原始森林。
在他看來,西雙版納、思茅這些地方原始森林最多,但很多縣的原始森林并不在天保工程范圍內,也并非生態公益林和原始森林保護區,因而政策上是可以買賣,砍伐的。這些林地分給農民后只能用采伐指標和許可證來控制砍伐。但由于沒有三區林那樣嚴格的保護體系,其中的操作空間太大。
趙鴨橋預計,砍樹今年有可能會是一個高峰,“我們去到一些縣里,很多老板都等在那邊準備買林以后采伐,種上單一經濟林,一買就是10萬畝”。
易國南告訴記者,版納基本上都是三區林,當地出臺了很多地方法規來保護天然林。原來的林權政策就是這些三區林都不許流轉砍伐。
他解釋說,景洪現在雖然在進行林權改革,也只是完成主體改革,明晰產權。“中央的政策是商品林分到戶,天然林分到村。但三區林不許流轉,具體如何流轉,還需要配套政策下來,現在景洪天然林地的流轉已經凍結”。
易國南稱,自從他當局長以來,景洪市林業局沒有批準過一例天然林流轉種橡膠的合同。“非法的也確實有一些,但我們森林公安局就那么幾個人,真是顧不過來。”
而對于西雙版納來說,時時在蒸騰著橡膠暴利帶來的欲望,正磨刀霍霍向著還存活著的原始森林。“正科副科,不如橡膠樹栽兩棵”,這句話仍在當地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