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化學品限制法案(REACH法案)今年6月1日起正式生效。
背景
REACH法案全稱為《關于化學品注冊、評估、許可和限制法案》,將對所有進入歐盟市場的化學品實施強制性注冊、評估、許可并實施安全監控。新法規將對約3萬種化工產品、家電紡織、服裝、鞋業、玩具、輕工、電子、汽車、制藥等實施苛刻的管理。
據海關資料,2006年國內化工產品出口歐盟總值為44億美元,主要產品為塑料、橡膠、有機或無機化學原材料、各種各樣的化學中間體等。據歐盟“非食品快速預警系統”報告,2006年共發現924種危險消費產品,同比增長了32%,其中440種來自中國;細分產品上,85%危險的玩具產品來自中國。
評述
“有罪推理、無罪舉證”將使得國內化工產品出口歐盟遇入世以來最大的貿易壁壘。主要是檢測及注冊費用高昂,而這些費用全部由企業承擔,導致進出口成本上升。
據歐盟估算,每一種化學物質的基本檢測費用約需8.5萬歐元,每一種新物質的檢測費用約需57萬歐元。
據海關統計,國內出口到歐盟超過1000噸的化學品有230多種,超過100噸的有500多種。因此,一旦REACH法案實施,國內至少將會有730多種化學品面臨REACH考驗。這將極大地削弱中國化工企業在歐盟的競爭力。
法案正式實施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加大了國內化工產品的進出口成本,另外一方面,也使得歐盟采購產品或原材料的價格不再“低廉”。我們了解到,受沖擊的不僅僅是國內,包括美國,都對這一法案表示“過嚴”。盡管如此,歐盟每年規模高達6000億歐元的化工產品市場仍將吸引眾多企業進入。
影響
REACH法案實施會對石化行業產生影響(主要體現在塑料及輪胎橡膠( 9.57,-0.01,-0.10%)子行業),有可能對下游相關產業如紡織、輕工、電子、汽車等行業的影響更大。按照目前的進出口數據計算,該法案不僅會使對歐盟出口產品的成本提高5%以上,還會使從歐盟進口產品的成本增加6%以上。
我們認為盡管REACH法案會加重成本因素,但也可促進國內相關產業技術進步。我們擔心的是,注冊可能會延緩國內產品如輪胎橡膠進入國際市場的步伐,畢竟輪胎產品的不斷更新,都要及時注冊才能進入歐美市場。
橡膠輪胎,國內產量2億只左右,其中30~40%出口,出口最大的地區在美、歐。橡膠輪胎一般含有致癌添加物芳烴油、有害物氧化鋅,2008年以后歐盟市場禁入。國內大型企業對此正在積極尋求及試驗相關替代產品,而一些規模小的企業,技術儲備較弱,面臨被市場淘汰、兼并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