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國金融危機愈演愈烈的影響,汽車行業不斷爆出裁員、停產的消息,人們對汽車行業前景不看好直接導致人們對橡膠需求的擔心,也引發此次天膠暴跌行情,日膠在國內休市時呈直線下降的跌勢也令滬膠前景堪憂,因此本輪商品市場暴跌行情中,國內天膠市場“榮登”跌停榜首,從國慶假期恢復交易開始,滬膠幾乎都以跌停收盤,在兩周中滬膠已有7個跌停,跌幅近30%但此速度仍不及日膠跌幅。
此輪暴跌擾亂橡膠行業鏈各環節的正常生產和交易,部分小廠已經開始違約,拒絕接受前期高價船貨,為了對應中國市場出現的狀況以及膠價的下跌,主要產膠國泰國、印尼、馬來西亞成立的國際橡膠聯盟在本周共同商討目前天然橡膠的問題,主產膠國一系列抬升膠價的措施,可能在天膠暴跌后引起快速反彈。
一、主產膠區減產對應膠價暴跌
1.印尼宣布減產30%
本周為了應對持續下降的天膠價格,印尼農業部長宣稱: 印尼政府計劃今年削減橡膠產量和出口量30%,以抬高急速下滑的橡膠價格。印尼橡膠協會的主席Suharto Honggokusumo稱,“農業部已經要求農戶將割膠的頻率自通常的每兩天一次調整為每三天一次,以便削減進入市場的原料供應。”
印尼是全球第二大橡膠生產國,2007年天膠產量為275.5萬噸,出口量為240.6萬噸,約占全球供應量的25%。今年印尼預計天膠產量為290萬噸,若減產30%則要比2007年產量少近70萬噸。

2007年全球橡膠產量統計圖。(來源:西南期貨)
2.國際橡膠聯盟可能將限制供應量
國際橡膠聯盟本周舉行會議,討論支撐天然橡膠價格的具體措施。該組織由全球三大橡膠生產國--泰國,印尼和馬來西亞于2001年組成,三國橡膠總產量約占全球總供應量的逾70%。
盡管IRCo成員的官員拒絕透露會議的討論的內容。但市場人士預計,該組織將討論干預市場的措施,可能的措施將包括限制供應量,以便減少國際市場橡膠的過剩量,將其轉為庫存,以便在橡膠價格位于較高位置時再度出售。
3.中國部分貿易商違約,主產國暫停向中國報價
此次天膠暴跌使許多國內貿易商受損,一些實力大的貿易商還能勉強承受損失,但一些小的貿易商則開始違約,拒絕接受前期高價船貨,部分受買家“拋棄”的天膠擠壓在青島港口。全球最大的天膠企業之一的詩董橡膠為避免蒙受更大的損失,該公司已經決定大幅度減產來應對這場行業危機。
而受到部分中國買家的拖累,本周新加坡橡膠工會將緊急召開會議,專門研究中國違約事件;在本月10號左右,因中國違約狀況,新加坡、泰國、印尼、馬來的主要膠商,已經停止向中國市場報價;國內的海南橡膠協會也因近期橡膠價格巨幅下挫,為了避免產生對橡膠生產者及產業各環節的負面影響,維護橡膠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已經在10月16號暫停發布海南天然橡膠膠乳的報價。若中國橡膠市場持續混亂,后期在多從壓力下,中國天膠市場將面臨更大困境。
二、 國內天膠嚴重依賴進口
目前中國是全球天膠需求大國,國內的產量遠遠無法滿足國內的需求,國內天膠超過70%需要從國外進口。同時由于橡膠農產品(15.81,-0.37,-2.29%,吧)的特性,使其有停割期,中國每年11月從云南開始停止割膠,12月海南開始停割。在國內停割期國內的需求完全依靠進口以及前期積壓的庫存。按照目前主產膠暫停對中國報價,將嚴重影響國內后期天膠的正常供應。

天膠進口量走勢圖。(來源:西南期貨)
三、行情分析及后期展望
此次在金融風暴影響下的天膠市場呈自由落體式下跌,目前價格已經跌回2005年行情啟動時的水平,雖然從年初歐美汽車行業不斷爆出企業裁員以及停產的消息,中國汽車產量同比出現負增長,但是從2005年來全球汽車及輪胎行業快速增長,使得天膠需求遠遠高于2005年水平,即使受全球金融風暴侵襲,汽車及輪胎行業不再增長,但近些年擴張的產能也不容忽視,全球橡膠行業不會出現大幅供過于求的局面。

全球橡膠供需合計走勢圖。(來源:西南期貨)
目前季節逐漸轉冷,全球停割期也將慢慢臨近,在停割期全球將以消耗庫存為主,若中國目前違約狀況不能有效改善,后期國際橡膠貿易商可能將聯手抵制違約者,如果此狀況發生那中國橡膠行業將步履維艱。
同時本輪國內市場的暴跌導致國內膠價低于復合膠價格,也與合成膠價差拉大,而部分需要用膠的國內采購開始在此價位分批少量買入,因此在此輪天膠暴跌后需要重新審視天膠的跌幅,天膠市場后期不宜過于看空,前期盈利的空單可以適量減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