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較長時期以來,受東京膠陷于135至140日元/千克窄幅區間橫向收斂整理影響,滬膠低位區域性震蕩整理,短線走勢不甚明朗,近遠期各合約期價漲跌幅度相對較小,滬膠指數運行至12500元附近,上檔14000元阻力沉重,下檔12000元支撐強勁,短線沒有顯現明確趨勢性方向。
技術上觀察,滬膠陷于窄幅區間收斂整理時間已經超過兩個月,多空雙方主力資金謹慎操作,均無意也無力打破目前膠市的平衡格局;成交也因此有所降溫,成交量由前期的90至100萬手較大規模縮減至目前的40至50萬手較小規模,反映雙方主力資金之間的爭奪趨于緩和;而持倉量則由前期的19至20萬手較大規模縮減至目前的14至15萬手較小規模,說明場外增量資金進駐意愿減弱,場內沉淀資金撤離意愿增強。
近遠期合約期價則呈現近高遠低逆基差排列態勢,符合國內產膠由淡季向旺季過渡的季節性周期性規律,說明天膠供應由緊張向寬松的轉變過程,而價差逐漸擴展至1000元以上,也反映多空雙方分別在近期合約和遠期合約占據優勢的格局。
筆者分析認為,滬膠陷于中期盤整而難以單邊突破的主要原因在于:
其一,原油反彈至40美元以上,美元陷于88至89高位弱勢波動,但黃金跌破900美元,商品市場主要品種強弱各異,對滬膠產生多空交織的雙重影響;其二,東京膠收斂整理,方面不甚明朗,滬膠難以單獨率先突破;其三,國際國內天膠現貨膠價未有明顯漲跌信號,現貨膠價也使滬膠上有阻力、下有支撐;其四,多空因素相互交織,國內雖然受《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重大利多政策影響,促使汽車消費短期增長,但中期對比依然回落,而全球汽車行業依然全面陷于困境,限制國內汽車出口增長;其五,國儲收膠雖然導致國內天膠供應人為顯著縮減,但卻難以明顯提振用膠需求消費,且天膠供應又將重新面臨開割,季節性壓力面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