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全球重要經濟體刺激經濟政策的推出,國內和國外的汽車業有了回暖的跡象,一直困擾橡膠市場的需求擔憂有所緩解。國內陸續出臺提高輪胎出口退稅、汽車振興方案和國家收儲等一系列扶持措施,為滬膠探底回升提供了政策支撐。前期滬膠907合約在11500-13000點區間內運行已經3月有余,隨著整理區間的逐步收斂,近日出現了明顯的突破信號。
一、全球商品通脹信號再次顯現
圖1 CRB指數走勢

圖為CRB指數走勢圖。(圖片來源:大陸期貨)
近期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表示,將收購至多3,000億美元長期美國國債,并將旨在降低抵押貸款利率的貸款項目規模進一步提高7,500億美元;這顯然表明,Fed官員為抵御經濟衰退為市場注入流動性,借此阻止經濟進一步衰退。美聯儲購買美國國債引發市場拋售美元,以原油為代表的大宗商品迅速飆升,國際原油一路上沖至每桶50美元上方,整個化工商品受原油帶動全面回暖。
按照美聯儲的聲明,美國“零利率”政策還將保持一段時間,這就意味著在這段時間,定量寬松將成為美聯儲的“撒手锏”。但美聯儲充分發揮手中“印鈔機”的功能,也存在諸多風險。目前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已膨脹至約兩萬億美元,而繼續放貸的結果將有可能導致美元貶值。美元貶值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美國出口和美國整體經濟,但從全球市場看,勢必加劇受金融危機沖擊的其他經濟體的困境,并促使其他一些國家貨幣也出現貶值。
過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一方面可能會給美元帶來沉重壓力,另外如果美元泛濫,大宗商品價格勢必重拾升勢。
二、政策保駕,滬膠易漲難跌
近幾個月,國家陸續出臺提高輪胎出口退稅、汽車振興方案和國家收儲等一系列扶持措施,為滬膠探底回升提供了政策支撐,雖然近期政策利好的影響逐漸淡化,滬膠處于高位盤整格局,但市場信心得到明顯提振,居高不下的現貨價格也遏制了滬膠的回調空間,短期呈現易漲難跌的格局。
近日《汽車摩托車下鄉實施方案》終于出臺,按照汽車產業振興規劃中提出的50億元補貼額度測算,假設平均每輛車補貼4000元,則可補貼125萬輛,占2008年微客和輕卡合計銷量224萬輛的56%,也占到全年1000萬輛銷售數量的12.5%,預估該方案有望刺激國內汽車輪胎銷量提高10%左右,這無疑是對國內低迷的輪胎業雪中送炭。
根據輪胎協會的統計顯示,在國家汽車拯興計劃及提高輪胎出口退稅的政策刺激下,國內輪胎業正在逐漸走出低谷,恢復勢頭不錯,目前開工率提高到80%左右,且2月輪胎產量為3830萬條,較去年同期增加4.6%。
同時根據汽車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2月,國內汽車生產80.79萬輛,環比增長22.96%,同比增長23.08%;銷售82.76萬輛,環比增長12.43%,同比增長24.72%,連續兩月銷售超過美國。
另外,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進口天膠數據為12萬噸,盡管同比下降14%,但環比增加了100%,顯示國內天膠消費低迷程度略有改善。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