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專題 >> 這些年,我們一起吃過的化工原料
這些年,我們一起吃過的化工原料
1、工業用原料代替食用類原料進入食品。毒膠囊、工業鹽醬油、工業油等事件皆屬此列,至少有十多種。
2、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因新聞事件而臭名昭著的瘦肉精、蘇丹紅、三聚氰胺等屬于此列,數量最多。
3、合法食品添加劑被濫用。22個食物品種中,各種著色劑、防腐劑、甜味劑、酸度調節劑等,經常被濫用。
4、新的“發明創造”。此類未被列于衛生部名單,但中國民間的“化工食品專家”一直活躍在此領域,近年涌現出牛肉膏、肉寶、一滴香、人造雞蛋等“杰作”。
在所有工業原料入侵食物的案例中,工業酒精勾兌假酒影響最為惡劣。2003年,云南玉溪30多人喝過工業酒精勾兌的假酒后中毒,4人死亡;2004年,廣州發生兩起同類中毒事件,14人死亡,10人重傷;2009年,湖北五峰再發類似事件,4人身亡,12人住院。
被用于食品中的非食用添加劑,其絕大多數為化學合成物。多數作惡的非法化學合成物,已因為食品安全事件被公眾熟知。例如因雙匯事件出名的瘦肉精,因三鹿事件出名的三聚氰胺、蛋白精,以及因作惡過多被熟知的蘇丹紅、吊白塊、革皮水解物、毛發水、孔雀石綠、水玻璃等。
一位食品安全專家認為,濫用合法添加劑現象在食品領域已非常嚴重。公眾經常見到的色美味香的腌菜、漬菜,可能加入了過量的胭脂紅、檸檬黃等著色劑,過量的糖精鈉、甜密素等甜味劑,以及過量的防腐劑。色澤紅潤細嫩的鮮瘦肉,也可能是用多了胭脂紅。那些煮了不發黑的海蝦,可能是蝦粉過量的結果。在市面上,總能見到漂白劑放多了的饅頭,膨松劑過多的油條、糕點,護色劑過多的鹵肉,滑石粉放多的小麥粉等。
民間的“化工食品專家”出于逐利需要,在不斷進行著“發明創造”。如近年市場上出現的讓飯菜更香的一滴香,讓紅燒肉加倍美味的肉寶,可將豬肉制作成“牛肉”而難被識破的牛肉膏等。經專業人士研究,上述“發明物”,均由民間食品人士把各種合法添加劑和部分未證明無害的添加劑,進行各種配比的搭配而成。公眾的胃,正成為這些化學食品的試驗場所。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渝北区|
镇康县|
文山县|
屏东市|
开江县|
新绛县|
靖西县|
石林|
兴文县|
汉阴县|
中宁县|
庆阳市|
泾源县|
日土县|
丹寨县|
台山市|
遂平县|
扶沟县|
太湖县|
邢台县|
华阴市|
永善县|
张家界市|
山东省|
石狮市|
游戏|
开阳县|
兖州市|
崇仁县|
海城市|
嘉义县|
红安县|
绥中县|
绥江县|
巴林右旗|
永仁县|
抚州市|
阿克|
衡阳市|
山阴县|
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