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一”來臨之際,伴著喜炮聲聲,天冠新型材料公司年產10萬噸全降解塑料項目工程在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栗河天冠生態工業園區開工奠基,為國慶60周年獻了一份厚禮。這是目前國內最大的用二氧化碳廢氣合成全降解塑料工程,其工藝技術在生物新材料領域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這套年產10萬噸全降解塑料項目總投資9.6億元,工期為3年。一期年產2.5萬噸生產線投產后,年可新增銷售收入6億元以上,實現利稅1.5億元以上。項目全部投產后,年銷售收入將達25.6億元,同時每年可實現減排二氧化碳廢氣10萬噸,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
用二氧化碳合成全降解塑料是將二氧化碳廢氣聚合成全降解塑料(聚碳酸亞丙酯樹脂)。國際上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研究此項技術,90年代后,這項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但高成本一直是該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的瓶頸。天冠集團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致力于二氧化碳深加工利用的研究和開發。他們通過與中山大學十多年的聯合攻關,已開發出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的二氧化碳全降解塑料產品。今年3月,天冠集團建成了全國首條年產5000噸全降解塑料產業化生產線。經過試運行驗證,各項生產工藝技術指標達到設計要求。生產出的全降解塑料制品在機械性能、熱穩定性、耐壓性能等方面都可媲美一般的塑料制品,既可用于低溫保鮮膜市場,還能用于開發一次性餐具、包裝盒、發泡包裝材料、兒童玩具等,從而使用二氧化碳制全降解塑料的科研成果具備了向更大規模轉化的條件。
該項目的大規模產業化,不但完善了天冠集團生物能源、生物化工的產業鏈條,同時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節約石油資源。生產的環保塑料可完全生物降解,從根本上解決“白色污染”,為環保塑料的大面積推廣提供了可行性,是一種典型的循環經濟技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