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工企業打贏反傾銷維權戰
2009-10-14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反傾銷 工程塑料
10月12日,商務部發布公告,決定自10月13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進口聚酰胺-6,6切片征收最高37.5%的反傾銷稅。這標志著由中平能化集團等多家化工企業提請的反傾銷調查,終于劃上了圓滿的句號。這也是自我國加入WTO以來,河南省首家由企業發起并通過終裁的反傾銷案。
據了解,自2006年下半年開始,來自美國、意大利、英國、法國和中國臺灣地區的涉案生產商開始向中國大陸大量低價傾銷聚酰胺-6,6切片產品,這些進口產品占到國內市場份額70%以上,從而使國產產品的國內市場占有率下降到30%以下。作為國內最大的聚酰胺-6,6切片生產商,中平能化集團的全資子公司——平頂山神馬工程塑料公司的生產經營受到重創,連續虧損長達28個月。國內其他3家同類企業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減產。
2008年9月,中平能化工程塑料公司作為主訴方,向中國商務部提起了反傾銷申請,商務部于當年11月14日發布了立案公告,并于今年6月25日發布了初裁公告。10月12日,商務部發布最終裁決,決定自2009年10月13日起,對來自涉案國家和地區的進口聚酰胺-6,6切片征收最高37.5%的反傾銷稅,實施期限為5年。其中,對進口美國的聚酰胺-6,6切片征收25.2%、31.4%和37.5%的反傾銷稅,對進口意大利公司的聚酰胺-6,6切片征收5.3%和20.9%的反傾銷稅,對進口英國和法國公司以及臺灣地區的聚酰胺-6,6切片征收20.9%的反傾銷稅。
10月13日,中平能化工程塑料公司副總經理呂建夫表示,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尤其是經歷了金融危機,企業應該學會用國際規則保護自己,維護自身的權益。這對于維護我國產業安全,公平參與國際競爭,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品牌,意義重大。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