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輪胎企業對美出口普遍陷入停滯局面
就在本屆廣交會上,由于特保案的影響,中國輪胎企業對美國出口普遍陷入了停滯局面。
但根據了解,我國企業并沒有“坐以待斃”,而是嘗試通過開拓新市場、新產品加以緩解。
然而,有關專家指出,我國輪胎行業在積極緩解當下困難的同時,必須高度警惕未來出現因為眾多企業集中、低價釋放因特保案“積滯”的產能而引發新一輪的貿易摩擦,給全行業造成更大的沖擊和損失。
對美國市場基本停滯
在第106屆廣交會上,對美國出口額占其出口總額近1/3的山東三角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國際市場服務處處長孫樹民說,在美國實施所謂的“懲罰性關稅”后,企業對美國的輪胎出口量從此前的月均30多萬條直降到了10多萬條。
三角輪胎只是一個縮影———今年4月,美國對中國輪胎發起特保調查,涉案金額約22億美元,9月美國政府決定對中國進口輪胎實施為期三年的懲罰性關稅,第一年稅率達到35%。
從參加本屆廣交會的輪胎企業了解到,由于美國是我國輪胎出口的最大市場,特保案后,我國相關企業受到了相當程度的影響,也讓美國本土市場受創嚴重。
孫樹民說,由于短期內沒有替代產品出現,目前美國市場更像是一種“停滯”的局面。以該企業為例,就仍有一些美國客戶沒有放棄,而是寧愿削減自身的利潤空間,也要保住三角輪胎這個品牌的市場份額。
但企業普遍反映,由于特保案的產生,中國企業已經無法從美國獲得任何新的訂單。山東玲瓏輪胎有限公司海外營銷部部長王國梅說,目前美國銷售商一方面手中囤積了一批存貨,另一方面也在觀望消費者接受漲價的程度。美國市場方面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在綜合法律、成本等多方面因素后,才會考慮是否對我國輪胎下單以及下多大的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