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碳排放法規正在全球范圍內熱議之際,國外化工巨頭和工程公司已經在積極行動應對挑戰——開發和應用可提高能效、降低生產成本,同時還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新技術。而用創新技術節能減排已成為全球化工公司的“重頭戲”。
節能減排潛力巨大
美國化工理事會(ACC)稱,美國化工行業在提高能源效率方面早已采取行動并居領先地位。自1974年以來,美國化工行業單位產量的燃料和電力消耗已經減少了53%。
前不久,ACC頒發了2008年度責任關懷之能效獎,表彰在提高能效方面作出杰出貢獻的公司。ACC理事長兼CEO卡爾·杜利表示,2008年美國化工公司實施的56個節能項目每年可節省能源18.9萬億英熱單位,同時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30萬噸。
杜利表示,今年的獲獎者進一步表明美國化工行業正在應用新的技術來節省能源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這些企業不僅自身在生產過程中實現了節能和減排,同時還用所提供的產品讓消費者同樣做到節能減排。
化學協會國際理事會(ICCA)的最新報告顯示,2005年與1990年相比,歐盟能源消耗總量基本不變,但化學品產量增長了60%,這意味著歐盟化學工業的能源消耗以年均3.6%的速度在下降。
ICCA還稱,2006年日本化學工業的單位能源消耗比1990年下降82%,巴西化工協會ABIQUIM的成員單位在2001~2007年期間也已將總體能耗降低了25%。2007年,巴西化工公司消耗的50%以上能源為可再生能源。
韓國的知名能源化工企業SK集團在論壇期間也表示,SK在發展能源和化工的過程中,一直注重綠色理念,并向合作公司轉讓環境經營和清潔生產技術,同時致力于開展供應網環境管理項目,把原有的煉油產業結構升級為更加環境友好型的結構。SK能源社長具滋榮預測,在2030年80%能源都是來自碳能源。
在酶制劑和微生物領域產品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的丹麥諾維信公司首席執行官李斯閣對生物燃料行業前景非常看好。他表示,生物燃料行業在中國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
化工巨頭致力推動節能減排
德國化工巨頭巴斯夫公司近年來一直在實施節能戰略。巴斯夫環境健康與安全(EHS)中心負責人、全球氣候保護官迪森表示,熱能聯產、生產工藝能源優化以及能源結構改變等措施的實施,使巴斯夫在2002~2008年的能效提高了22%。“我們當前正在對路德維希港生產基地進行評估,未來3年,我們將重新審核這些裝置潛在的節能和減排能力,這些裝置約占該生產基地能源消費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