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提法不恰當 中國應注重低排放經濟
2009-11-17 來源:新聞網
關鍵詞:低碳經濟 低排放經濟
低碳經濟(LowCarbon Economy)一詞是圍繞著二氧化碳(CO2)的減排問題而創造的。CO2是造成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溫室氣體,低碳就是降低CO2的排放。低碳經濟就是開創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使得所有經濟活動都能減少CO2排放或實現CO2的零排放。自英國政府于2003年提出以來,低碳經濟這一概念風靡全球,在中國也不例外。低碳經濟不光成為媒體經常出現的主題詞,在政府文件和國家領導人的講話中也經常出現。
但對于以煤炭為主要能源且本地污染非常嚴重的中國,強調“低排放經濟”(LowEmission Economy)的概念,更為恰當。
發達國家已完成了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當地污染也已得到了有效治理,現在將重點轉向全球環境治理,降低CO2排放,實現低碳轉型。而中國正處在工業化與城市化的進程中,各種形式的當地污染尤為嚴重,治理空氣、水和土壤污染是中國發展的當務之急,發展低排放經濟尤為緊迫:
低排放經濟要求降低所有的污染排放。除了CO2之外,還包括污染本地空氣的氣體,破壞江湖河流的污水,侵蝕土壤的SO2和糟蹋城市風貌的垃圾。溫室氣體不只是CO2,《京都議定書》中還包括了其他5種溫室氣體: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和六氟化硫(SF6)。低排放經濟要求降低所有這些導致全球氣候變化的氣體排放。
低排放經濟與中國政府一直以來倡導的節能減排與循環經濟理念一脈相承。節能減排就是要求減少所有污染物的排放,而循環經濟就是要求在整個社會或某一區域內通過物質的循環最大程度地利用資源,降低污染物與廢棄物的排放。
低排放經濟更加關注化石能源特別是煤炭的清潔高效使用,降低煤炭燃燒過程中所有污染物的排放,同時大幅度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供應中的比重。這更符合以煤炭為主而天然氣供應非常短缺的中國能源國情。
低排放經濟在致力于降低CO2排放的同時強調它的轉換和利用,而低碳經濟則是要求從高碳的化石能源向低碳的非化石能源轉型,同時針對高碳能源開發碳捕集與封存技術(CCS)。在中國,煤炭在能源供應中的主導地位較長時間內很難動搖,短時期內很難實現真正的低碳轉型。
在國際上,低排放經濟能夠與許多能源出口國形成共鳴。而低碳經濟對這些以化石能源出口為生的國家來說卻是釜底抽薪。倡導低排放經濟可以給他們繼續發展的機會:只要能找到降低CO2排放的技術與方法(如碳捕集、轉換、利用與封存),化石能源本身不是問題。
低碳經濟概念很時髦,容易被炒作,但大多數人對此似懂非懂,認為這是政府的宣傳,只有靠政策來落實。而低排放經濟更貼近老百姓,因為大家都知道降低汽車尾氣排放、減少垃圾生產和污水排放的好處,也愿意就此形成共識,采取行動,共同建設清潔美麗的低排放社會。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