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內停批單純擴大產能煤化工新項目
2009-12-3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甲醇 二甲醚 乙二醇
國家發改委產業司副司長李寧寧在昨天召開的“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第四次部門聯合信息發布會上表示,由于追求短期效益和片面追求增長速度等原因,目前我國煤化工產業存在產能過剩和盲目建設問題。
據介紹,煤化工產業分為傳統煤化工和現代煤化工兩種,前者主要包括合成氨、甲醇、焦炭和電石四種產品;后者主要包括煤制油、煤制烯烴、二甲醚、煤制天然氣、煤制乙二醇等有機原料。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在建電石項目31個、產能700萬噸;甲醇項目25個、產能860萬噸,這些項目全部投運后,將進一步加劇產能過剩矛盾。此外,各地還規劃了一批傳統煤化工項目。”李寧寧說。另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地規劃煤制油項目總規模超過4000萬噸,煤制烯烴總產能2000萬噸,煤制天然氣達到250億立方米。
“上述項目總投資超過1萬億元,且這種態勢還在不斷上升。”李寧寧直言,現代煤化工項目投資高、風險大,必須走“示范工程先行”的道路。
以煤制油為例,目前為止國家批準開工建設的僅有神華煤制油一個項目。“此項目到現在有十年左右時間,中間因為技術等方面的問題,直到今年才建成投產,投產后運行不穩定,估計還需要一至兩年時間才能成熟。”李寧寧說。
她表示,目前各地建設煤化工項目積極性非常高,為此必須統一認識,綜合運用經濟、環保、法律等多種手段,才能確保調控有效。
會上,發改委、工信部相關負責人明確表示,為了嚴格執行煤化工產業政策,今后3年將對傳統和現代煤化工項目進行限制。“今后3年停止審批、建設單純擴大產能或者不符合準入條件的焦炭、電石項目,對合成氨和甲醇項目實施上大壓小、產能置換,加強土地、環保、金融等方面的監管,堅決杜絕違規項目建設。對現代煤化工項目,今后3年原則上不再安排新的試點。”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長袁隆華說。
袁隆華還表示,將進一步落實問責制,加強對違反國家土地、環保法律法規及信貸、產業政策規定建設煤化工項目的監管,違規項目對國家利益造成損失的要按照規定對相關負責人進行問責。
據透露,工信部還將與相關部門研究綜合運用節能環保等標準,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加強清潔生產審核、實施差別電價、建立退出機制等配套政策,以便推動傳統煤化工淘汰落后產能。其中,為抑制煤制合成氨產能過剩,工信部已經開展了合成氨準入條件研究,擬于明年上半年完成征求意見稿。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