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我小時候最大愿望就是能吃一頓飽飯。那時,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每次吃飯,都是我們幾個孩子先吃,等我們吃飽了,父母再吃我們剩下的。”
1963年4月29日,蔣錫培出生于江蘇宜興。三個哥哥,一個姐姐,一個妹妹。
1990年2月,蔣錫培與28名親朋好友,創辦范道電工塑料廠(遠東集團前身)。2008年,遠東控股集團營業收入109億元。蔣被稱為“電纜大王”。
2007年5月17日,遠東出資8296萬元,定向資助8296萬殘疾人就業培訓,為國內首家最大規模非公募性慈善基金會。
“我父母80多歲了,他們還在盡量幫助別人。”
3
“記得有一次錢都花光了,我們兄弟幾個的錢也花完了。我夫人跟我講,你明天出差的話,家里還有兩頭豬,干脆就賣了吧。”
“浙江許多關卡,查到以后要罰款。我們大貨車先停在1公里外,那時候沒有手機,等我們查看回來,五六個人堵在車那,要求我們把一車電纜卸下來,搬到他倉庫。當時那種感覺,想想,哎呀,完了。一車20多萬塊錢呢。”
“有一天跑到半路上,差點命都送掉。浙江那邊的路,不像現在有隧道,跑到臺州有好多山,我們車子路上要換好多輪胎。有一次前輪胎破了,相差一秒鐘、兩秒鐘,人都找不著了,車子向外仰著,路上找不到電話打。”
“原來跑趟浙江一天一夜,最多兩天一夜到家。那次三天兩夜,輪胎破了要修,修了20來次。家里焦急的心情和自己路上的艱苦……”
“現在想想那個,我還保持著節儉。創業時我結婚的沙發,在公司里坐了11年,現在不行了,一屁股坐下去要坐到地板上了。”
“請朋友、有重要事情,一定是最好的賓館、最好的飯店,這個毫無疑問,這個面子還是要的。我自己出差,二星、三星酒店,沒有關系,只要安全、衛生就可以了,自己吃點稀飯就行。這個傳統還是保持得很好的。”
4
遠東創辦初期,在當時環境下,私企在貸款、營銷、用人等各方面受到制約。
1992年初,蔣錫培將私營企業改制為鄉辦集體企業,一頂“紅帽子”,讓其從銀行貸款、職工福利到稅收,都可以得到政策支持,為企業贏得了當時極為可貴的發展環境。
1995年,鄉辦集體企業在運行中出現產權不明晰、職責不明確等弊端,蔣錫培采取定額認購與自愿認購方式,將企業改造為股份合作制,包括蔣本人在內,90%員工持有95%股份,企業活力被激發。
隨著生產能力擴大,市場、資金問題又成為制約“瓶頸”,當時國內正進行大規模城鄉電網改造,市場控制在居于壟斷地位的大型國有電力企業手中。思慮再三,蔣錫培想到拉幾個國有大電力企業做股東。為此,他進行了長達半年的游說,前后數十次進京。
1997年4月,華能集團等4大國企與遠東簽約,遠東將一部分股權轉讓給四大國有企業,企業由股份制改為混合所有制。與國有電力巨頭聯姻,使遠東站在了巨人肩上,給遠東發展創造了廣闊市場空間。
2002年,蔣錫培開始回購國有和集體股權,改組遠東,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將其徹底改造成規范民營股份制企業。
“當時就是想什么方式更有利于企業發展壯大,就怎么去做,并沒有其他考慮,就有了這樣一個4次改制。”
“有很多事情,就是順勢而為,不能逆勢強求。任何時候變革要維護好所有當事方利益,維護好所有相關利益人利益,包括政府、股東。”談及這四次改制四次飛躍,蔣錫培總結。
5
從被鄉里游說回鄉辦廠,到后來企業主動解決2000多名殘疾員工就業,蔣錫培政商關系相處融洽。
“我跟公司人講,別看咱現在大了,可就是鄉干部來,你一樣要給我好好接待,人家也代表著一級政府。”
“關系好是有原則的好,不是無原則的。我送你幾百萬,你幫我批個項目?絕對不干,我不想害你,我也不想害自己,我寧可發展慢一點。”
“王石說從來不行賄,這我相信。起碼在他這個層面,他不會。”
“我們公司1000個銷售經理,特別是醫藥上,醫生要開處方,你不給回扣他給你開嗎?這好像是公開的秘密。但公司層面堅決不支付這樣一分錢。如果真正你個人為了業績沒有辦法,一定要的話,好,我們不主張。如果你做,你負法律責任。為了不害人家,這種事情某種程度上就是你兩個人的事情了。它不像公司行為,至少經辦人知道、公司總監知道、總經理知道,少說應該四五個人,哪一天其中一個一不高興,捅出去了。公司堅決不干。”
“萬一有個別的,我們也告誡他,你做事情,一人做事一人當,你不要讓老婆知道,老婆知道不舉報也是罪過,你即使送點禮,也不要送給對方的老婆,等于把他老婆也害了。你們兩個人的事情,要把風險最大限度控制在最小范圍。”
“遠東迄今為止,從來沒有一個人為這件事情抓進去了,近20年,這么多銷售量,這么多銷售經理,而且又在競爭激烈的行業里面。”
“遠東絕對不會在企業層面做這種事。我們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