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際原油基本面情況總體利多
1、經濟數據出現好轉,對油價形成支撐
最近中國、歐元區、英國、美國等主要經濟體相繼公布了7月制造業指數,最新數據顯示,全球主要經濟體制造業正強勁回升。
里昂證券亞太區市場公布,7月份里昂證券中國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從6月份的51.8升至52.8,創12個月來最高水平,為連續第四個月位于50.0上方。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公布,中國7月份制造業PMI由6月份的53.2小幅升至53.3,為連續第五個月保持在50的興衰分水嶺上方。兩項PMI指數都進一步上升,表明在內需的支撐下,中國經濟復蘇的基礎似乎變得更加穩固。
同時公布的數據顯示,歐元區7月份PMI指數由6月份的42.6回升至11個月高點46.3,創下了有記錄以來的第二大點數漲幅,并且高于市場預計的46.0。
英國方面公布,其7月份制造業活動大幅上升,產出和新訂單數量上升推動PMI自去年3月份以來首次升破50,該指數遠高于經濟學家預計的47.8。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公布,7月制造業指數為48.9,預估為46.2,是去年8月以來最好的水平,顯示經濟朝著復蘇又邁進了一步。
以上主要經濟體國家公布的數據顯示,經濟正在好轉,復蘇正在持續。
2、美國加大對衍生品市場的監管
對于商品市場,一項新的監管變化可能也要引起投資者注意。美國監管機構正在醞釀對能源和衍生品市場加強監管,受制較大的可能是原油投機。在對石油的需求上,美國與中國有著共同利益,石油價格的暴漲會直接抬高進口物價指數,進而拉動美國PPI和CPI,引發通脹壓力,影響美國經濟復蘇,因此,在目前經濟衰退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下,美國最擔心就是石油價格由于投機因素產生暴漲,從而引起滯漲。
目前CFTC正考慮是否采取措施限制原油期貨投機行為,將在今年7月和8月召開一系列聽證會,討論CFTC是否應為所有供應有限的商品設立持倉上限,尤其是能源產品。CFTC還公布,將會刊登對沖基金及其他大型金融企業有關石油等商品的交易金額數字。CFTC目前每周刊發的持倉數據中,能源金屬交易中對沖頭寸和指數基金基本頭寸并不披露。這對投機資金來說無疑是個利空的消息,但是有分析人士認為,即使美國監管機構成功地對能源期貨交易實施頭寸限制措施,它將冒著把交易活動逐出美國的風險,因為ICE歐洲期貨交易分部并未對布倫特原油期貨合約實施頭寸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