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汽油國標:千呼萬喚始出來
2009-8-1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車用燃料甲醇 甲醇汽油 醋酸 甲醛
國家標準委公布的《車用燃料甲醇》、《車用甲醇汽油(M85)》國家標準,分別于今年11月1日、12月1日起實施。而《車用甲醇汽油(M15)》國家標準的施行期限還不明朗。
國標環環相扣
自上世紀70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后,全球范圍內掀起了研制替代能源的高潮,中國也不在其外。直到2007年,甲醇燃料才被國家確定為今后20-30年過渡性車用替代燃料。如此算來,甲醇燃料得以“名正言順”地成為替代能源之一員,已歷近40年的時光。
這一系列標準的出臺,需要指出的是,《車用燃料甲醇》并非甲醇汽油國標。據了解,出于對其環保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謹慎考慮,目前國家發改委、環保部等部門對甲醇燃料的全面推廣并沒有出臺明確的政策措施,已經頒布的《車用燃料甲醇國家標準》還僅僅是推薦性標準,無法對大力推廣甲醇燃料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從內容來看:前者《車用燃料甲醇》國標主要規定了可以摻入汽油的甲醇的各種指標,包括一些雜質的含量等指標。而后者《車用甲醇汽油》國標是直接針對甲醇汽油應用的國標,即M15、M85甲醇汽油標準。
從性質上看,前者是一項推薦性的國家標準,而后者是強制性標準。也就是說,《燃料甲醇國標》必須和甲醇汽油標準結合,才能真正起到推動甲醇汽油實際應用的效果,《燃料甲醇國標》的意義更多地在于給甲醇燃料作為“車用替代燃料”正名。
兩個標準的出臺則為甲醇從化工產品向燃料轉變提供了合法依據,掃清了前進道路上的最大障礙。即在標準范圍內的燃料甲醇產品,將區別于其他工業用途的甲醇產品,成為調配各種比例的甲醇汽油的基礎。仔細比較兩個標準可以發現,后出臺的《車用甲醇汽油(M85)》標準在《車用燃料甲醇》標準的基礎上更進了一步,成為產品標準,也就是說,按照《車用甲醇汽油(M85)》標準生產出來的合格產品可以直接使用。相對而言,《車用燃料甲醇》標準還只是一個中間產品標準。如果說《車用燃料甲醇》標準是“總則”,則《車用甲醇汽油(M85)》就是具體的“執行條例”。
而就甲醇汽油國標區分為M85和M15兩種,相信隨著條件的成熟,不只是M85,M15、M50、M100等不同各類的甲醇替代燃料的國家標準也會陸續出臺,主要是因為甲醇汽油的摻混分為高比例和低比例兩種。M85標準是高比例摻混標準、需要改造汽車發動機;M15標準是低比例摻混標準、無需改造汽車發動機。
標準盡善 產業何堪?
近日,據全球最大的甲醇供應商梅賽尼斯公司稱,全球甲醇市場需求在去年第四季度下挫15%之后,今年第一季度表現趨于穩定。而據美國休斯敦化學智能公司咨詢師喬治•韋斯特的分析稱,今年全球甲醇市場的需求很有可能將低于去年的3500萬噸。受建筑工業疲軟的影響,甲醇下游兩大主要終端市場醋酸和甲醛需求受到了嚴重的沖擊。
另據SRI咨詢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全球甲醇市場需求約為3500萬噸,其中2%用作燃料的生產。而甲醇燃料在中國正方興未艾,市場的前景相當可觀。
短期來看,《燃料甲醇國標》出臺能否救甲醇企業脫困?業界普遍的看法是:油價大幅下跌背景下煤化工能源轉化經濟性、環保、可再生資源等方面的問題遭受質疑,同時金融海嘯下全球(包括中國)市場同程度萎縮,中國甲醇企業在國內外競爭加劇的市場環境下陷入困境。08年9月起甲醇價格經歷了罕見的自由落體似的下跌,4個月內縮水超過50%。其后價格始終在1750-2050元/噸范圍內震蕩(以華東港口出罐價為例)。由于缺乏實際需求支撐,價格跌至大多生產成本線下已長達9個月,甲醇企業被一場“停產減產潮”所席卷,2009年1-3月國內甲醇行業平均開工率不足三成。
此次,甲醇汽油正式獲批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那么按照2008年中國汽油消費量6400萬噸的基數算得,用于M15調油的甲醇消耗量將近一千萬噸,這個數字相當于2007全年中國甲醇的所需數量。但考慮甲醇汽油標準出臺、推廣到普遍使用需要一段時間,因此眼下依靠《燃料甲醇國標》出臺救甲醇企業脫困顯然是“杯水車薪”。
業內分析指出,這兩個標準對車用甲醇市場的規范化有著正面的作用,但是甲醇汽油產業的發展依然缺乏標準,如摻混的比例沒有規定,這直接影響了生產甲醇汽油的積極性。
石化協會人士表示,目前加油站自行摻混得較多、規范地生產甲醇汽油的廠商并不多。而同時,這些已經出臺的是比較基礎的標準,將來標準體系會逐漸完善。除了標準,甲醇汽油行業的發展還需要很多產業配套,如甲醇汽車,目前國內生產甲醇汽車的廠商有奇瑞、吉利等。甲醇汽油的運輸、儲運、加注等方面也缺乏標準。比如,甲醇汽油要進入中石油、中石化等企業的加油站難度很大,除了政策不明朗,還因為甲醇汽油會替代汽油的消費,尤其是在成品油價格高企的情況下。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