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正在密切注視著原油的一舉一動。
從6月9日突破了70美元至今,原油的盤整已經持續了漫長的2個半月。作為商品龍頭,原油經歷了“失去的兩個月”,沒有趕上經濟復蘇預期推動的上漲快車,而有色金屬和其他期貨品種在期間則是一路狂飆。
“如今,原油作為金融市場避險工具的地位,遠大于其發現價格的功能,”業內人士評論到,目前國際原油價格更多受制于投機商和熱錢,而與基本面漸行漸遠。未來原油走勢上漲可能性較大,但是否能走出方向,取決于股市和匯市,未來一周的經濟數據將至為關鍵。
漫長盤整等待方向突破
等待了兩個多月,許多人都在猜測,“原油的方向就要出來了。”
8月25日,受美元走高的影響,美國原油期貨大幅下跌。其中NYMEX10月輕質低硫原油期貨合約下挫2.32美元或3.12%,報每桶72.05美元。在75美元大關面前,獲利盤頓時涌出,似乎原油又被澆了一桶冷水。
“中短期的突破概率還是很大的,達到60-70%,”廣發期貨分析師劉孝毅說,從技術面分析,原油有上90美元的可能,但基本面上又不是太支持。目前有兩點利空,一是美元還沒有完全走弱,二是美國的油品消費也沒有起來。曾經寄予厚望的汽油消費,目前也是勉勉強強。
美國石油協會(API)數據顯示,截至8月21日當周,美國原油庫存增加430萬桶,因日進口量增加47.5萬桶,且每日冶煉量減少14.6萬桶。而上周庫存的大量減少,是因為進口量降低了900萬桶。專家表示,一旦庫存真如預料的大幅增加,那么原油跌破70美元的可能性也很大。
東航期貨研發主管王亮亮表示,原油整體基本面沒有太大變化,而且跟天然氣的比價也限制了其漲幅。據了解,去年原油與天然氣比價接近1比1,而現在美國天然氣價格在20美元左右,遠遠落后于原油,作為可替代性能源,天然氣的低價牽制了原油。
從今年6月9日突破70美元以后,原油就陷入了漫長的盤整,并且一度在7月中旬跌破60美元。但從上周開始,原油似乎有了上攻突破的趨勢,并在周二創出了年內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