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性下降
歐洲石化工業的經濟性已大幅下降,2009年第二季度行業運作穩定,由于有些行業和地區需求增加,消費量略有增加,第三季度的利潤有好轉,但產量有下降。
Nexant石化公司和ChemicalMarginIndex顯示,西歐正在苦苦應對盈利性大幅下降,但比2009年年初非常糟糕的情況相比,已有好轉。
許多生產商在采取緩解措施,閑置或關閉沒有經濟效益的生產裝置。
最近宣布的關閉裝置有:德國大公司巴斯夫在德國路德維希港的其中一套聚苯乙烯裝置;美國陶氏化工公司在英國Wilton的環氧乙烷裝置和乙二醇裝置;英國ArteniusPET包裝歐洲公司在英國Wilton的精對苯二甲酸裝置;美國塞拉尼斯在法國的醋酸和醋酸乙烯單體(VAM)裝置;法國特種化妝品公司阿科瑪在法國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裝置和氯乙烯基生產裝置;法國特種化工品公司羅地亞在意大利的聚酰胺裝置。西班牙能源和化工大公司雷普索已閑置了在西班牙塔拉戈納的幾套裝置,巴斯夫在路德維希港的許多裝置在減少運行時間。
大公司感到的壓力特別大,這主要是因為他們要償還債務。荷蘭石化大公司萊昂代爾巴塞爾工業公司一直在重組在全球的經營,已宣布關掉在美國的一套蒸汽裂解裝置和高密度聚乙烯裝置,以及在法國的一套低密度聚乙烯裝置。
在收購了美國特種化工品大公司羅門哈斯后,陶氏公司也一直在重組,宣布關閉在荷蘭的苯乙烯裝置和西班牙的聚苯乙烯裝置,還關閉和剝離了在美國的很多裝置。陶氏已宣布它想進一步剝離在德國的合成橡膠業務及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樹脂(ABS)和苯乙烯類樹脂業務。
西班牙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包裝材料生產商LaSedadeBarcelona(Artenius的母公司)已宣布它想賣掉或關閉在歐洲一些PET裝置。
歐洲的資產仍在老化,大多數公司的資金非常緊張,很少有公司考慮投資,維持遠期的競爭力。
關閉裝置也難,因為中止供貨和交貨合同很復雜,裁員、拆毀裝置和恢復生產地原樣都要花費用。
競爭加劇
歐洲的石化工業面臨著境外產能的大量增加,新的產品進入了市場,而消費仍遠低于可持續的水平。
中東許多新的投資是世界級的,裝置有很大的優勢,亞洲也有類似的投資,中國在增加大裝置,從煉油/原料一體化優化、勞動力成本低和接近市場中得益。
如上所述,許多生產商已得出結論,他們的裝置已不再有贏利的前景,已經關閉了。
烯烴一體化生產的成本也有壓力,在成本上,西歐敵不過從中東過來的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