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燃料油進口稅的影響:預計偏利好
根據財政部的消息,2010年1月1日起,中國將把“5—7號燃料油”的進口暫定稅率由1%上調至3%,相關負責人表示,2010年關稅調整的總水平與2009年相同,仍為9.8%,其目的主要是為了履行加入WTO的降稅承諾,但其中與宏觀經濟發展方向及“節能減排”理念相悖的部分產品進口關稅則將上調。
海關數據顯示,2009年前10個月燃料油進口超過2000萬噸,其中“5—7號燃料油”比重接近90%,可見,進口稅的上調將削弱進口燃料油的競爭能力,可能會對進口形成打壓,這會減輕國內可能出現的過剩壓力,對國內燃料油市場偏利好。
第三部分:后市展望
2009年原油價格震蕩上行,跟隨經濟復蘇的腳步,價格重心不斷抬高,每次回調的底部都在上移,全年漲幅達78%,2009年的行情完成了經濟危機以來價格反轉的牛市第一波,展望2010年,除了緊抓經濟復蘇主線之外,總結前文,我們需要關注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
1. 美元指數:壓制有限
美元指數在2009年給予商品市場較大的支撐,其在2009年大幅下跌,因美元的大量發行令流動性泛濫,導致貶值憂慮,美元的避險功能減弱也令美元承壓,2009年令美元承壓的因素在2010年將會持續,且考慮到美元在短期內升值并不符合美國利益,綜合各種因素考慮,預計2010年美元大幅上漲的可能性不大。
2. 地緣政治因素:潛在的利好
地緣政治因素一直是原油市場的重要影響因素,其中中東國家之間的沖突最為常見,另外尼日利亞也經常發生武裝沖突,這些石油主產國的地緣政治因素往往對原油價格利好,其具有不確定性,但仍需時刻關注。
3. 天氣因素:不確定
美國的墨西哥灣地區是颶風多發地帶,而該地區集中了美國四分之一的油氣生產,因此如果出現具有較大破壞力的颶風,對油價是個潛在的可能利好。另外,美國東北部在冬天的溫度也很關鍵,因其關系到美國取暖油的消費,這個因素具有較大不確定性。綜合來看,天氣因素不確定性較大。
4. 通脹因素:預計利好
目前全球的流動性充裕,因各個主要經濟體為了救市而采取的各種措施導致,這些流動性短期內不會被收回,流動性預計在2010年會有所緊縮,但不改充裕甚至泛濫的局面,通脹將是2010年各國政府可能要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這對商品市場是個利好因素。
5. 產油國政策:限制原油下行空間
產油國的政策變動對全球石油供應影響較大,而這主要是指OPEC國家,因其集中了全球大部分石油資源,OPEC往往會在油價不利時采取減倉措施,但2009年減產措施執行并不到位,不過這仍是一個潛在的利好,但利好程度不確定,因其與減產力度關系較大。
總結各種因素考慮,基于對2010年全球經濟仍將繼續其復蘇但復蘇腳步不會太快的預測,2010年原油價格也將維持緩漲格局,其他眾多影響因素會主導原油的階段性行情,但無法改變趨勢,結合2009年原油漲勢以及我們對2010年宏觀經濟的判斷,我們預計2010年原油大部分時間將維持在80~100美元/桶之間運行,期間有望上探百元關口,但百元以上的空間應該有限,我們預計2010年原油的高點將出現在100~120美元/桶之間。對于2010年的燃料油走勢,雖然基本面因素會令其走出自己的階段性行情,但其大趨勢仍將緊跟原油,基于對原油漲幅的測算,我們預測滬燃油在2010年有望上探至5000元/噸以上,但突破6000元/噸的希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