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隨著各國救市方案的出臺,全球金融市場逐步企穩,經濟狀況逐步改善,股市和商品市場均扭轉頹勢,原油價格觸底后快速反彈,油價在2009年上半年沖高至70美元/桶以上。2009年第三季度原油市場處于整固階段,在經過上半年的大幅上行之后,原油漲勢難以為繼,全球宏觀經濟狀況仍不足以承受過高的油價,之后第四季度隨著宏觀經濟數據的逐步好轉,利好數據越來越多,企業季度業績報告也顯示出明顯的好轉,以及美元的加速下跌,使得原油再次受到提振,在國內國慶長假期間,原油連續大幅上漲,并突破前期阻力位,再次創出年內新高,最高點一度突破80美元/桶,此后對于需求的擔憂再起,使得油價出現一定的回落,但在年底時對于取暖油需求的炒作使得油價再次走高,并再次逼近前期阻力位80美元/桶,2009年的行情我們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第一季度流動性刺激之下的反彈
這個流動性包括多個方面,有各國直接向金融市場及實體經濟注入的流動性,比如美國的7千億美元救市計劃,中國的4萬億人民幣救市計劃,也有通過降息的方式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全球主要經濟體在2008年金融及經濟危機中基本都采取了這個措施,還有就是信貸,中國的天量信貸加速了國內股市及商品市場反彈的腳步,并對國際股市及商品市場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在這個階段,原油觸底反彈,在經過近兩個月的底部盤整之后,油價走出了09年的第一波行情,最高點上漲至近55美元/桶,這個階段油價共上漲了20美元。
第二季度美國汽油消費旺季刺激之下的上漲
隨著各個經濟體流動性的注入,金融市場逐步穩定,全球經濟雖然仍處于低迷階段,但衰退速度逐漸減緩,經濟體筑底期開始,恐慌情緒有所緩解。另外隨著美國逐漸進入夏季原油消費高峰,因夏季為出游高峰期,汽油的消費在夏季達到一年的高峰,這從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公布的數據可見一斑,這段時期原油及汽油庫存均有明顯的回落,而煉廠開工率則有明顯的回升,需求的回升提振油價,原油在50美元/桶附近盤整數日之后,5月份整個月維持強勢大幅沖高,油價最高點沖至70美元/桶以上,這個階段油價上漲也近20美元。
第三季度橫盤整理等待經濟復蘇的腳步
第三季度原油價格處于整固期,在經過上半年的大幅增長之后,油價已經達到70美元/桶的較高點位,領銜于經濟復蘇的腳步,原油上行的腳步暫緩,雖然美元持續下探,但未能繼續推高油價,對于宏觀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令市場產生憂慮心理,而需求旺季的炒作題材則已經逐漸淡化,汽油庫存重新開始增加,開工率不再增長,原油沒有了沖高的動力,基本維持在70美元/桶一線波動。
第四季度美元大跌主導漲勢,取暖消費支撐油價
在經過前期的盤整之后,原油市場再次開始蓄力,利好的宏觀經濟數據逐漸增多,而這時候美元的突破下跌則點燃了油價再次發力上行的引線,美元在9月下旬出現一些反彈,在國內十一長假期間則大幅下滑,這給了大宗商品市場炒作的理由,原油引領其他商品走出了一波較大的漲勢,油價最高點一度突破80美元/桶,但油價與宏觀經濟的密切相關性,使得油價依然不能獨自走強,原油在這一波行情之后回歸盤整,并再次出現回調,因需求憂慮重現,在12月上半月回調到70美元/桶附近,12月下半月隨著天氣逐漸寒冷,取暖油消費逐漸達到高峰,油價再次受到提振,并重新回到前期震蕩區間75~80美元/桶。
總結2009年的行情,2009年是全球經濟在受到重挫之后企穩筑底并逐漸回升的一年,原油價格也是如此,其價格重心隨著宏觀經濟的逐步改善而逐步抬高,雖然有眾多紛繁復雜的影響因素,但上行的大趨勢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