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質檢科技工作大會召開 科學技術委員會成立
2010-10-12 來源:中國經濟網
關鍵詞:質檢科技 計量測試 食品檢測 空間輻射測試儀
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12日訊 昨天(10月11日)全國質檢科技工作大會在京召開,大會總結了“十一五”期間質檢系統取得的突出成績,闡明了質檢科技在突發事件和國家重大項目中發揮的保障作用。同時,質檢總局正式宣布成立總局科技委,由總局局長支樹平擔任主任。
中國經濟網記者從會上獲悉,“十一五”期間,質檢系統共榮獲10項國家科技進步獎,其中兩項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8項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五年間,質檢系統共承擔各類科研課題1萬2千多項,其中組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1項、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計劃項目5項,承擔或參與國家級課題1千余項,公益性行業科研項目605項,省部級課題4400多項。422個項目獲得總局“科技興檢獎”, 130個項目獲得其他省部級科技獎勵,404個標準獲得“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
在應對過去的一系列突發性事件,如非典重大疫情、抗震救災、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甲型H1N1流感以及禽流感、蘇丹紅、二甘醇等,質檢科技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十一五”時期,依靠科技嚴把國門,不合格進出口商品檢出率、疫病疫情檢出率、有害生物截獲率明顯提高。
在國家重大項目工程中,質檢科技的表現同樣可圈可點。質檢科技為北京奧運深入開展計量測試、食品檢測、動植物疫病檢測、信息導向標準研究和檢測興奮劑用標準物質研究;為三峽工程準確測定水流量及發電量;為西氣東輸工程流量計進行準確標定;為神舟飛船航天員操作力測量系統進行最終測試;為嫦娥奔月計劃中運載火箭推力測量裝置中的容量標準器進行量值傳遞;為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的新一代航天服材料提供測試數據;為我國載人飛船的空間輻射測試儀器檢定校準提供關鍵技術服務。
為推進質檢科技水平的提高,全面實施“科技興檢”戰略,促進質檢科學技術重大問題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質檢總局正式宣布成立總局科技委,由總局局長支樹平擔任主任,副主任為孫大偉、紀正昆、張沁榮、張綱、項玉章、張鐘華和龐國芳。
科技委專門設立了院士專家咨詢委員會,由國內外知名度高、專業造詣深、與質檢技術專業關聯性強的院士擔任委員,其中包括蔬菜遺傳育種專家方智遠、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食品安全專家陳君石等33位,提供高端智力咨詢。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