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19日收盤時,國內橡膠1103合約報收在31720元/噸,盤中一度創下年內新高33000元/噸。
歷史教訓不足以讓廠家保持警惕。2008年10月,橡膠價格大幅回落,龐大的橡膠庫存立刻顯現。當時業內流傳著一句說辭:“輪胎企業半年不用引進橡膠、半年不用生產,這些庫存都足以讓中國汽車不再缺少輪胎!
近斯,美元貶值,通漲預期,民間資本過多尋求出路,海南水災與云南干旱導致橡膠減產,這些因素讓投資客紛紛布局“期貨現貨投資雙贏”。但是,由投資客一手創造的庫存供應短缺及橡膠價格高漲格局,同樣也可以再次葬送他們“奇貨可居”的如意算盤。
此外,10月19日晚7點,中國央行意外宣布加息后半小時,全球大宗商品出現集體下跌。橡膠牛市狂奔還能持續多久,被打上了重重的問號。
糾結的還是庫存
年初,由于當時橡膠價格突破26000元及國內汽車產業快速增長,國內橡膠貿易商從泰國進口三號煙片膠為主的各類橡膠,4月青島保稅區的橡膠庫存累計達到近15萬噸,但其結果卻是國內橡膠價格大幅低于海外價格,一批渴望奇貨可居的像膠貿易商損失累累。
“足足用了6個月,青島保稅區的庫存降至3萬-4萬噸。”一家國內橡膠貿易商陳偉表示。然而,去庫存化的結果,卻可能成就新一批橡膠投資客的狂歡。
“盡管當時青島保稅區庫存壓力較高,但像膠價格跌至2600-2800美元附近,就跌不下去了!标悅ヂ杂兴颊f,“除了輪胎企業采購部分庫存之外,相當部分的橡膠庫存都被一些陌生面孔買走了,誰都不知道庫存被運到了哪里!
他清晰地記得,其中部分“陌生面孔”并沒有詳盡了解橡膠的霉變情況,而是直接提了錢就買貨。
4月以來,國內橡膠價格漲幅接近30%,過去一個月期間,橡膠期貨價格漲幅達到25%。
記者了解到,他們的實際收益或許更高。目前橡膠現貨賣方的報價變成“現貨價格加上200-300元”。值得一提的是,當前橡膠現貨價格比期貨價格還要高出近千元。
數據顯示,目前國內橡膠市場的多頭倉位排名前五里,有三家是浙江系期貨公司。
“不排除一些浙江大型資本邊控制部分橡膠現貨,邊拉高橡膠期貨價格,實現期現投資雙贏。”陳偉透露。他曾親眼見證過個別浙江游資采購橡膠的“大手筆”,如果輪胎企業采購量上萬噸已算是大額采購,他們一次性購買量則高達2萬-3萬噸。
“但投資橡膠的不只是浙江民間資本,全國貿易商或投資客都來詢價!币患掖笮拖鹉z貿易商告訴記者。只是,投資客究竟掌握多大比例的橡膠隱性庫存,依然是個謎。
一個未經證實的傳聞,是以國內橡膠年產量60萬噸測算,其中1/3產量沒有進入下游生產環節,而是在貿易中間環節被一些橡膠貿易商與投資客所“截留”。
“天然橡膠的供需缺口并沒有目前市場上表現出來的這么大。”杭州中策橡膠有限公司董事長沈金榮說。在他看來,天然橡膠供需缺口應該約在20-30萬噸,如今橡膠市場供需面表現非常“緊張”,大部分來自“虛假需求”。
畢竟,誰都不知道隱性橡膠庫存究竟藏在哪里。“有些保稅區橡膠倉庫存有一定量的橡膠,別人以為是等待出售的,其實早就被預訂!标悅ケ硎尽
“現在輪胎企業庫存偏低,已需要補充庫存!敝胸斊谪浌痉治鰩熩w程表示,“退一步說,明年2-3月份是全球橡膠的停產期,下游企業此時只能消化橡膠庫存!
然而,投資客的如意算盤能否兌現,同樣是未知數。
“從國慶節以后,國內橡膠貿易成交量已經有所下降,多數橡膠下游企業已經采取壓量限產或隨買隨用的方式,基本都不大敢逢高儲備庫存!标悅ケ硎,“畢竟,橡膠價格已經偏高,多數下游廠家不認為橡膠高價能持續很久。”
“境外船期”鎖定采購成本
然而,國內昂貴的橡膠價格,不得不令多數橡膠生產企業轉而另覓套保路徑。
“多數橡膠下游企業又開始選擇購買境外的船期(船貨)訂單,間接鎖定橡膠采購成本!标悅ケ硎,“但就在6個月前青島保稅區橡膠庫存達到近15萬噸峰值時,船期訂單基本是無人問津!
所謂船期,即國內輪胎企業向新加坡或泰國等境外產膠國購買進口橡膠,通常船運周期為約10天或30天不等。而多數企業選擇船期訂單,一方面是考慮到其中變相存在10-30天的遠期訂單,以時間成本換取國內橡膠價格可能逢高回落的空間,若國內橡膠價格依然堅挺,則通過船期訂單尋求橡膠套保;一方面是船期訂單允許企業以10%-30%貨款的保證金達成采購協議,一旦橡膠到港后支付尾款,降低企業鎖定遠期橡膠采購成本的資金量。
“部分海外橡膠現貨商選擇違約的概率也在上升。”上述橡膠貿易商告訴記者,此前他們與某海外橡膠公司簽訂一份按4000美元/噸計價的橡膠采購合約,但后者忽然認為今后幾個月橡膠價格將漲至4100美元/噸,便決定取消這筆交易。
若違約只是小概率事件,船期合約套保失敗的幾率則更高。
“每年1-2月泰國橡膠進入落葉期而產量減少,來自泰國的船期價格逐月上漲,一旦國內橡膠價格出現回落,到港橡膠價格則高于國內價格,套期失敗幾率會偏高!钡陉悅タ磥,最大的風險,來自于國內投資客、貿易商正在與橡膠下游生產企業“競爭”海外市場。
“比如橡膠船貨的基礎價是4000美元/噸,海外賣家還會要求國內支付一定的補貼,或10-20美元,此時誰出價比較高,海外賣家就把橡膠賣給誰。”陳偉指出。這部分競標溢價,一些投機客要么炒高國內橡膠價格轉嫁給市場,要么事先和國內買家協商承擔這筆費用,“在海外采購橡膠的套保環節,時時都處于價格對賭的風險里!
然而,面對國內偏高的橡膠價格,下游企業似乎也只能選擇這條艱難且危險的海外套保。10月13日,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9月份天然橡膠進口量為19萬噸,環比增加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