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稱地方限電與游資是柴油荒主要原因
2010-12-2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柴油荒 成品油
浙江告急,湖北告急,四川告急!今年四季度,柴油荒在中國南方省份大面積蔓延。然而,此次柴油荒的原因卻并非供不應求。
2010年上半年我國成品油表觀消費量為1.09億噸,而成品油產量已達1.22億噸。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柴油產量增長12.4%,增速同比加快10個百分點。
而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成品油出口2102萬噸,同比增長23.4%,其中油荒開始爆發的9月份成品油出口209萬噸,柴油出口36.81萬噸,同比增長25.3%。
在總體產能過剩背景下,席卷半個中國的柴油荒到底所為何來?
誰在炒作
針對柴油荒現象,中石油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了由其專家分析出的六大原因,歸納起來,一是國內成品油價格與國際油價倒掛,一些地方煉油企業、社會煉油廠大幅減產甚至停止生產,二是經濟復蘇,柴油需求進一步增加,三是第四季度是消費旺季,四是國內部分煉廠設備檢修,五是部分地區突擊式拉閘限電,使得一些民營企業開始購買柴油機進行自發電,最后一點則是民間游資炒作。
對于今年四季度爆發的柴油荒,石油巨頭將矛頭指向了地方政府為了完成節能指標而進行的拉閘限電行為,以及民間游資興風作浪。
“為何許多并未拉閘限電的地區也出現了柴油荒?”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鄧郁松認為,油荒原因主要還是因為“批零倒掛”。
“國內還沒有真正意義的原油、成品油、期貨、現貨交易市場。原油、成品油資源包括地煉資源絕大多數由兩大石油央企統購統銷,如果說炒作,也只能是兩大石油巨頭有資格在國內石油市場炒作。”河北省工商聯石油業商會會長、張家口聯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齊放在一次行業會議上直言。
“柴油荒實際上就是產業鏈上大大小小的機構聯合炒作的結果。”一位從事石化行業咨詢的專家也稱,“但帶頭‘坐莊’的并非民間游資,因為游資絕對沒有能力控制全國成品油市場,只有兩大石油央企才有這個實力。”
在這位人士看來,其操作路徑通常是,在夏季需求淡季時有計劃的囤積油品,待到秋季用油高峰時再聯手惜售,造成市場恐慌情緒從而實現高價賣油。具體來講,早在5、6月份柴油需求處于淡季的時候,一些地區的油品主營單位就開始逐步囤積柴油,這種做法一直持續到9月,此時柴油市場開始轉入消費旺季,市場柴油供應開始出現緊缺的征兆。在這個時候,一方面抬高批發報價,同時加大終端捂油惜售力度。而在這一系列布局之后,則是“順理成章“的抬高價格。
“在這個成品油價格操控鏈上,中石化、中石油是領頭者,后面還跟真有一大批跟風炒作的投機者。”上述人士說,除石油央企外,國內目前還有2000多家民營石油批發企業,相當一部分也都在參與油品的囤積炒作。不少批發企業實際上就是皮包公司,他們利用成品油價格的波動,提前囤積,然后通過低買高賣賺取價差,幾乎在每次國家調高油價前夕,市場都會出現供應商惜售,從而導致油品供應緊張的混亂局面。
對于上述專家的說法,或許有一個數據可以作為佐證。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6月柴油表觀消費量為1315萬噸左右,而9月份則是1289萬噸。6月份是柴油消費淡季,而9月份已開始進入旺季,為什么消費量反而下降,一個很可能的解釋是,6月份表現出來的消費量并非完全被消費掉,而是有相當一部分被囤積起來了。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