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雙酚A會加速生殖能力下降
2010-12-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雙酚A 聚碳酸酯
根據波士頓塔夫茨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團隊進行的一項研究顯示,注射少量雙酚A的母小鼠在生育能力和第一次懷孕的同窩幼崽數上均有所下降。
該研究于12月2日公布在網上科學期刊《環境與健康展望》上,研究結果還表明,注射過25納克/千克低劑量BPA的母小鼠患有乳腺癌和前列腺癌、肥胖癥的風險有所上升,且更容易出現雄性化行為。1納克等于十億分之一克。
研究報告稱“在圍產期暴露于BPA會致母小鼠生殖能力下降,下降程度視暴露劑量而定。雙酚A對累計幼崽數的影響與以往曾公布的在成長期暴露于己烯雌酚的小鼠的影響數據有可比性,己烯雌酚是一種眾所周知對女性生殖能力有損害的化合物。由此,該研究團隊提出了早期BPA暴露也可影響女性生殖能力的可能性。”
此外,由于該研究發現只有在首次懷孕后生育能力才會出現明顯的下降,因此由來自塔夫茨大學解剖和細胞生物學系的教授AnaSoto牽頭的該研究團隊建議,聯邦機構應進一步進行敏感檢定,以判定諸如BPA這類的內分泌干擾物質對生育能力的實質性影響。
不僅如此,研究團隊還指出,由于在低劑量暴露時顯現的一些影響在顯著加大劑量后并未出現,因此在極高劑量下的化學品測試管理毒理學現行方法可能無法準確地預測出BPA之類的內分泌干擾化學物質在低劑量暴露下帶來的危害。
但是,位于華盛頓的美國化學理事會(ACC)下屬聚碳酸酯/BPA全球分會的執行董事SteveHentges稱,由于該研究采取了“不規范的”方法為小鼠注射BPA,因此其結果“無法清楚地表明與人類健康的關聯性”。
Hentges說:“該研究存在一個明顯的局限性,那就是為實驗室動物注射BPA與人體的BPA暴露關聯性不大,[因為]人類主要通過飲食暴露于BPA,[而]在口腔暴露之后BPA很快會在人體內代謝消失。在之前根據國際廣泛認可的準則進行的生殖相關研究無一例外地表明,BPA不會對生育力或繁殖力產生影響,尤其是在與人類暴露有關聯的任何劑量下。”
塔夫茨大學的這項研究—由美國國家環境衛生科學研究所提供部分資金—明確地表明,“在圍產期暴露于BPA將導致生殖能力下降,[而且]注射過BPA的小鼠比對照組在同窩產下的幼崽數上也有明顯的減少”。
該報告稱“這表明雙酚A暴露有可能加速生殖力的下降。此類生殖影響與之前公布的內分泌干擾物質對卵巢、子宮、下丘腦和垂體造成的改變不謀而合。因此,由BPA產生的所有此類改變毫無疑問都與本研究中得到的生殖損害結果有關聯性。”
在公布本研究之前五周,位于加州奧克蘭的凱薩醫療機構研究部門對中國工廠的218名工人進行了一項尿檢,結果發現BPA可能致男性精子數量減少。
截至目前,已有不少動物研究表明BPA可能會造成健康和生殖方面的問題。
但大部分國家的官方機構仍堅持認為BPA是安全的,包括美國政府、歐洲食品安全管理局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上月表明立場,稱眼下采取措施預防BPA可能給公眾健康帶來的潛在風險尚“為時過早”。
WHO在加拿大渥太華召集了一個國際專家小組對BPA安全性進行評估后得出結論:“研究顯示人體內的BPA含量…是極低的,這表明BPA不會在人體內積聚,而是通過尿液快速排泄出去。”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