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表明:雙酚A會加速生殖能力下降
2010-12-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雙酚A 聚碳酸酯
Hentges說:“該研究存在一個明顯的局限性,那就是為實驗室動物注射BPA與人體的BPA暴露關聯性不大,[因為]人類主要通過飲食暴露于BPA,[而]在口腔暴露之后BPA很快會在人體內代謝消失。在之前根據國際廣泛認可的準則進行的生殖相關研究無一例外地表明,BPA不會對生育力或繁殖力產生影響,尤其是在與人類暴露有關聯的任何劑量下。”
塔夫茨大學的這項研究—由美國國家環境衛生科學研究所提供部分資金—明確地表明,“在圍產期暴露于BPA將導致生殖能力下降,[而且]注射過BPA的小鼠比對照組在同窩產下的幼崽數上也有明顯的減少”。
該報告稱“這表明雙酚A暴露有可能加速生殖力的下降。此類生殖影響與之前公布的內分泌干擾物質對卵巢、子宮、下丘腦和垂體造成的改變不謀而合。因此,由BPA產生的所有此類改變毫無疑問都與本研究中得到的生殖損害結果有關聯性。”
在公布本研究之前五周,位于加州奧克蘭的凱薩醫療機構研究部門對中國工廠的218名工人進行了一項尿檢,結果發現BPA可能致男性精子數量減少。
截至目前,已有不少動物研究表明BPA可能會造成健康和生殖方面的問題。
但大部分國家的官方機構仍堅持認為BPA是安全的,包括美國政府、歐洲食品安全管理局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上月表明立場,稱眼下采取措施預防BPA可能給公眾健康帶來的潛在風險尚“為時過早”。
WHO在加拿大渥太華召集了一個國際專家小組對BPA安全性進行評估后得出結論:“研究顯示人體內的BPA含量…是極低的,這表明BPA不會在人體內積聚,而是通過尿液快速排泄出去。”
此外,11月初在網上公布的一項同行評審研究也稱,美國的罐頭食品和采用塑料包裝的生鮮食品中存在的BPA含量比EPA和EFSA規定的“可接受的每日攝入量”要低近1000倍。
然而在11月底,歐委會頒布法令,從明年6月起將禁止含BPA的聚碳酸酯奶瓶上市銷售。
加拿大早在兩年前就出臺了類似的禁令,而為美國市場供應奶瓶的制造企業在2009年宣布將停止在美銷售含BPA的奶瓶。
不僅如此,加拿大還在10月13日把BPA列為有毒物質,現正針對BPA的風險管理制訂相關法規。
美國有7個州—包括紐約州、康涅狄格州、威斯康星州、華盛頓州、馬里蘭州、佛蒙特州和明尼蘇達州,以及芝加哥市和紐約州的四個郡—奧爾巴尼、斯克內克塔迪、薩福克和羅克蘭—都已明文禁止在奶瓶中添加BPA。
BPA通常被用來生產聚碳酸酯塑料,可制成嬰兒奶瓶、運動水壺、可重復使用的食品和飲料容器、自行車頭盔、CD和DVD。BPA還作為環氧樹脂的成分之一被制成金屬罐頭內襯,也可添加到熱敏打印紙和一些牙科材料及密封劑中。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