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低碳清潔能源,天然氣的開發和利用已經成為我國能源結構優化和石油工業產業升級的重點。除了已經或正在實施的“西氣東輸”、“川氣東送”等工程把新疆、陜西、四川等地的天然氣輸送到華東、華北等地區外,還要實施從沿海地區進口天然氣、從中亞地區和俄羅斯進口天然氣等工程項目。而這些項目的實施需要大量聚乙烯燃氣管專用料。
天然氣將成為未來我國多數大中城市的主要氣源。2005年我國只有148個城市、7200萬人使用天然氣,年用氣量202億立方米;到今年,估計有270個城市可用天然氣,年用氣量達414億立方米;而根據有關規劃,到2020年,全國年用氣量將達937億立方米。天然氣產業的發展使有關燃氣管在我國需求快速攀升,正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以“西氣東輸”工程為例,如果主干線鋼管使用量為172萬噸,天然氣進入城市后所要鋪設分送到用戶的中壓管道全部使用聚乙烯燃氣管的話,則需要近200萬噸,市場容量巨大,發展前景廣闊。
過去的城市燃氣輸送管道大都為金屬材料制造,如無縫鋼管等,如今則很多都是塑料,尤其是聚乙烯,更是成為制造燃氣管的主要材料。目前國外聚乙烯管在城市燃氣輸送領域的普及率相當高,英國、丹麥等國均超過了90%,法國則達到了100%。與無縫鋼管相比,聚乙烯燃氣管成本可降低12%,工作壽命則可達50年,而無縫鋼管一般只有20年。聚乙烯燃氣管還具有維護費用低,柔順性、抗腐蝕性、耐低溫性、可焊接性都較強的特點,因此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我國已經形成了相當規模的聚乙烯管生產能力,生產企業有數百家,年產能力超過150萬噸,這為聚乙烯燃氣管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聚乙烯燃氣管的特殊要求,決定了其生產原料必須是專門的聚乙烯材料,即聚乙烯燃氣管專用料。隨著國內聚乙烯燃氣管的發展,其專用料消費量逐年上升,2000年只有1萬噸,2008年則達到了15萬噸。而在這方面國內企業供給顯然不足。目前我國能夠進行聚乙烯燃氣管專用料規模生產的只有上海石化一家,其產量較大,質量穩定,加工性能好而且價格相對進口料便宜,得到了下游用戶的認可,占據了國內聚乙烯燃氣管專用料市場的一定份額。揚子石化、燕山石化、齊魯石化有少量聚乙烯燃氣管專用料生產,但規模都只在千噸級。這一材料在我國目前大部分還是依靠進口,進口料約占整個市場份額的90%,主要來自歐洲和中東地區,也有少量來自韓國。國產料有較大的市場潛力。
近年來,國內石化企業已經認識到不足,開始加快聚乙烯燃氣管專用料的研發步伐。隨著裝置改造和聚合工藝技術的引進和消化吸收,揚子石化、齊魯石化、燕山石化、獨山子石化等企業相繼開發了聚乙烯燃氣管專用料。揚子石化在這一項目上,結合專用料的結構性能與市場應用情況,進行了性能提升和完善研究,改進后的專用料成功獲得了國際權威檢測機構瑞典實驗室的PE112等級認證,成為繼韓國三星石化之后,國際上第二家獲得PE112等級認證的產品。此舉標志著中國石化聚乙烯管材料的自主研發能力跨入新階段,高性能高等級聚乙烯管材料的開發實力進一步鞏固和增強,研發水平躋身國際先進行列。而抓住天然氣產業發展的市場機遇,將研發出來的產品應用于規模化生產,擴大國產聚乙烯燃氣管專用料的市場份額,則仍需要我國石化企業加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