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產業用紡織品新材料不斷地呈現發展趨勢,用途也不斷向多種領域擴展。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纖維如芳綸、聚苯硫醚、碳纖維等,雖然價格較貴,但在環境保護、節能減排、阻燃耐高溫等領域仍被市場看好。
阻燃:助建筑材料一臂之力
建筑與紡織的聯姻是最近幾年才有的。將纖維放入混凝土中,起到增強建筑強力、抗老化的效果,已經取得了成效,在奧運場館的建設中,這樣的實例不少。但是,作為建筑行業使用的防火、阻燃材料紡織品,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2009年2月9日央視配樓的火災,過去已1年時間了,但人們仍然記憶猶新。這場大火,給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了嚴重危害。最近,媒體披露了失火原因系大樓外墻易燃材料——擠塑板遇燃放的煙花引燃起火。擠塑板雖然環保,但是具有易燃性,過火極快。使用這種易燃材料,一旦遇到火星,造成的損失就不可避免。在建筑工程領域,為了減少由此造成的損失,世界各國對阻燃材料的研究格外重視。一些高性能及高阻燃性的聚合物,包括聚醚醚酮(PEEK)、聚醚酰亞胺(PEI)、聚苯硫醚(PPS)、聚苯砜(PPSU)、聚醚砜(PES)、聚偏氟乙烯(PVDF)和改性聚苯醚(PPO)等浮出水面。
目前我國生產和使用最多的是阻燃劑整理織物,包括純棉、純滌綸、純毛、滌棉和各種混紡的耐久性阻燃織物和純棉、粘膠、純滌綸非耐久性洗滌阻燃織物,有識人士指出,隨著人民生活與環境條件的不斷改善,人們對阻燃紡織品性能要求越來越高,應投入人力和資金,加大開發尺寸穩定性、耐化學品性和耐磨性的阻燃纖維產品,擴大應用范圍。近年來,我國在研制阻燃材料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其中產業用紡織品中阻燃、耐高溫材料受到格外關注,并成為阻燃纖維發展的方向和趨勢。
2009年,一項重大科研成果——芳綸1313與耐高溫絕緣紙制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通過了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組織的專家鑒定,此項成果還獲得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科學技術一等獎。這項由上海東華大學、圣歐(蘇州)安全防護材料有限公司和廣東彩艷股份公司共同開發研究的技術和裝備,開啟了芳綸1313產業化的進程。圣歐開發部工程師顏言告訴記者,芳綸1313是一種綜合性能優良的高科技纖維,具有良好的物理機械性能。芳綸產品不僅具有可觀的經濟價值,而且還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它是目前世界上耐高溫纖維中發展最快的品種之一。他說,在目前年產間位芳綸2000噸的基礎上,公司決定擴建產能,二期工程計劃達到年產7000噸芳綸1313和3000噸絕緣復合材料的規模。
據了解,目前全世界芳綸產量在3.1萬噸,其中美國杜邦公司產量最大,為2.5萬噸,其次是日本帝人公司,年產2500噸左右。我國生產芳綸1313的企業主要有煙臺氨綸、圣歐集團和廣東彩艷股份公司等,年產總量在5000噸~6000噸之間,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高級工程師張艷博士介紹說,國家出臺的建材下鄉政策,產業用紡織品可以助一臂之力。一些高性能纖維用于建筑材料,可以起到增強、防火、阻燃的功效。如果可以把這些高性能纖維納入建材下鄉的范圍,就可以擴大產業用紡織品用途,擴大產業用紡織品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