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如此,下游行業還是感受到了價格上漲的壓力。天然橡膠是指從橡膠樹上采集的天然膠乳,經過凝固、干燥等加工工序而制成的彈性固狀物,其消費量最大的就是汽車工業,主要是輪胎方面的生產所需。
“我們最近采購天然橡膠比較謹慎,在滿足生產的同時,只有一點兒庫存。”風神股份投資者關系處上述負責人說。
“輪胎行業在去年井噴之后,今年盈利繼續大幅增長的可能性很小。”國信證券分析師陳愛華表示。
在風神股份投資者關系處上述負責人看來,云南地區的天然橡膠減產對全球天然橡膠的供需影響比較小。他說:“我們采購的天然橡膠主要是依靠進口,國內的產量太少了。而泰國、中國海南雖然也受到干旱影響,但影響比較小。”
2009年,中國天然橡膠實際需求量達到270萬噸以上,而國內的橡膠產量只有60萬噸,產地僅僅局限于海南、云南地區。
自然災害并不只是困擾中國天然橡膠行業最大的難題。
受金融危機沖擊,2008年年底和2009年年初,由于膠價跌破9000元“零成交”價,南方的膠農甚至考慮砍樹。不僅如此,去年9月美國對中國橡膠輪胎實施的“特保案”,也對中國橡膠工業和橡膠種植業帶來很大的沖擊。
如果膠農砍樹,將進一步推高中國天然橡膠的對外依存度。根據海關統計,中國天然橡膠的自給率持續下降,進口依存度不斷提高,自給率從1996年的54.5%下降到2008年的21.9%,已經低于30%的國際戰略安全警戒線8.1個百分點。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膠進口國,大部分天然橡膠從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世界主產國進口。
去年2月,國家物資儲備局與云南農墾和海南農墾簽署國家儲備橡膠協議,對2008年度生產的庫存橡膠進行收儲。
“我最近正在寫建議書,希望國家建立健全國家天然橡膠儲備調節機制,增強對國內天然橡膠市場的調控能力。”鄭文榮說。此外,在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三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丁玉華也提交了一份內容類似的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