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漲價對制造商是雙刃劍
受主要原材料橡膠價格暴漲影響,國內輪胎行業盈利拐點已現,較多企業微利或瀕臨虧損。為應對成本上漲,輪胎企業已醞釀提價。但由于輪胎業競爭激烈,提價不足以抵消成本上漲壓力。在中國整車企業產銷規模擴張背景下,國內輪胎行業卻提前陷入經營困境。最新統計顯示,去年第四季度,國內輪胎企業利潤環比大幅下降,部分企業稅前利潤環比跌幅超過20%。卡車胎及工程機械輪胎生產企業成為最大受害者之一。1月份,輪胎業利潤將延續跌勢。分析認為,輪胎業利潤下降主要是兩方面因素造成,一是原材料價格暴漲,導致企業生產成本飆升,二是企業不能通過提價全面消化成本壓力。國內輪胎業為高度競爭行業,國內企業多數并不具備定價權,因此均不敢大幅提價,無法全面消化成本上升帶來的壓力。
上游原料潛在供應壓力沉重
由于天膠價格高位波動,東南亞產膠國一改去年縮減產量和出口量的做法,代之以積極擴張產量和出口量。分析認為,產膠國在天膠供應方面既存在聯合壟斷天膠資源的意愿,但同時也存在相互競爭、爭奪市場的意愿,種植效益豐厚,令產膠國積極擴展種植規模,種植技術提高也使產膠國抵御自然災害能力增強,天膠供應穩步增長應是大勢所趨。國內方面,由于期價升水現價,遠期升水近期,使滬膠庫存壓力在淡季背景下持續加重,對多方追捧期價構成沉重壓制作用,而期市則已成為空方期現套利的理想場所,而在目前中長期較高價位區域,多方做多遠遠比空方做空來得困難。
綜上所述,由于上下游產業鏈隱含諸多利空題材,對滬膠中長期走勢將構成嚴重考驗,投資者對此需持有高度謹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