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情況下,為了適應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要求,紡織工業的發展越來越依賴新型纖維的研發與創新。而目前天然纖維發展空間十分有限,傳統的化纖產品同質化競爭也日趨激烈,因此,追求化纖產品的差別化逐漸成為化纖行業的發展趨勢。
中投顧問化工行業研究員常軼智指出,化纖產品的差別化率是體現一個國家化學纖維生產的技術水平的重要指標,而我國化纖工業主要是以常規纖維的產能擴張為主,產品的常規化、同質化等問題突出,在新產品的開發與技術創新方面存在明顯的不足,我國化纖產品的差別化率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據中投顧問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化纖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顯示,我國大多數化纖產品主要是常規品種,像滌綸、腈綸、錦綸、粘膠等各類優質、高性能差別化纖維則基本依賴進口。而發達國家的化纖企業則比較注重化纖產品的開發,每年生產品種可達100種以上。像日本、韓國、我國臺灣這些國家和地區所研發的高性能差別化纖維,目前也已達到超仿真化纖第四代水平,而我國大部分差別化纖維僅停留在第二代水平上。
常軼智還指出,目前,我國化纖行業的相關部門和企業都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特別是在當前,由于金融危機爆發,化纖產品的需求市場低迷,銷售不暢,一些企業為了規避當今市場同質化競爭,對化纖產品的創新和技術都十分重視,在化纖產品的差別化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
例如,新鄉化纖公司把采用先進適用技術,提升傳統化纖工藝、裝備及生產控制水平,實現聚酯、滌綸、粘膠、錦綸、腈綸等產品的柔性化、多樣化和高效生產,提高產品附加值成為公司今后的發展規劃,目前正在和即將建設的差別化纖維產能接近5萬噸,產品差別化率提高空間顯著。
此外,吳江新民化纖有限責任公司也配備了目前全國最大最完整的差別化纖維生產裝備和技術,生產的各類細旦FDY化纖和海島、錦滌復合絲等產品,避開了與熔體直紡產品競爭;桐昆集團則開發了POY、FDY、DTY、復合絲、中強絲等系列具有“桐昆”特色的差別化化纖產品;江南高纖股份有限公司的主導產品也都不同程度實現了差別化。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在目前我國差別化纖維創新不足,化纖產品的結構也不合理,而紡織產品的開發對各類纖維品種的需求卻在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這些技術的改進和產品的差別化生產不但可以提升企業自身產品的競爭力,也可以拓展企業的生存空間,有利于我國化纖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