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利律師 薛之揚
燃料電池是將燃料直接轉化為電能的電化學裝置。燃料電池有陰極、陽極和電解質三個組件,但不同種類的燃料電池所用的材料、燃料、操作條件和適用范圍也不同。在此,參照美國能源部公布的資料,對不同種類的燃料電池進行歸納比較。
以高聚物薄膜電解質燃料電池和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為例。前者擁有操作溫度低、啟動快、體積小、無污染、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等優勢,被視為車載燃料電池的首選;但其存在的缺陷是造價高、催化劑容易失活等。后者具有催化劑抗毒性較強的優點,可以直接使用天然氣做燃料,并且尾氣的溫度高,可用作高品質熱源;但其啟動慢,適合連續操作,不可經常開停。
燃料電池的研究已有半個世紀以上的歷史。上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宇航局在阿波羅登月計劃中就采用了堿性燃料電池供電。到上世紀90年代后期,由于汽油價格上漲,燃料電池的研究又一次興起,相關的專利申請隨即大幅上升。
燃料電池專利可大至分為材料和工程設計兩大部分,涉及電池的每個部件。以高聚物薄膜電解質燃料電池為例,許多專利針對高分子薄膜、陰極和陽極催化劑、電極板等部件所使用的材料。例如,有些發明改進高分子薄膜以提高其操作溫度、降低價格。燃料電池的陰極催化劑含貴金屬,價格高也容易失活。有許多發明專利針對催化劑的新配方,或催化劑的分布技術;還有些專利針對燃料電池內部結構的設計,其最終目的是要達到氣體、濕度和溫度的均勻分布。此外,由于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操作溫度高,電池組的密封是一大技術難題,因而有許多專利專門針對密封材料和密封結構。
燃料電池的種類繁多,用途各異,面臨的技術問題也不同。從國際專利申請(PCT專利申請)的分布上,可以看出該領域主要的競爭者。截止到2010年3月,國際知識產權組織(WIPO)的數據庫中共有近9000件公布的專利申請。申請持有量前10名的公司分別是豐田汽車公司(Toyota)、尼桑汽車公司(Nissan)、松下電器(Panasonic Corporation)、西門子(Simens)、巴拉德動力系統公司(Ballard Power Systems)、戴姆勒股份公司(Daimler AG)、德國科研中心(Forschungszentrum Jülich)、東芝株式會社(Toshiba)、通用汽車公司(General Motor)、UTC技術(UTC Technologies)。其中豐田汽車公司的申請持有量近800件,而位居第二的尼桑汽車公司則只有200多個申請。此外,本田汽車公司有100多件PCT專利申請,躋身前15名。
總體而言,日本企業的燃料電池PCT申請達3100多件,美國持有2500多件,隨后是德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和韓國;從行業分布上看,汽車行業燃料電池的申請量最大,電器行業其次。
據不完全統計,美國專利局獲準的燃料電池專利有8000件左右,日本企業持有其中的1/4,美國企業占其中的1/6。我國的燃料電池研究起步較晚,PCT專利申請和美國專利的數量都不大。隨著我國燃料電池研究投入和專利意識的增強,燃料電池專利的數量和質量都有望增加。(科技日報報駐美國記者毛黎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