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近日入梅,面對即將到來的連續梅雨天氣,世博園內的各項設施是否已作好準備?幾天來,記者發現,組織者“未雨綢繆”,比如:高架步道刷上了防滑涂料等等,可謂是做足了功課。
步道刷防滑涂料
園區開園已有1個多月,前幾次雨水來襲時,高架步道曾因濕滑而臨時關閉。記者近來在園區內發現,高架步道上每隔30厘米便刷上了一層涂料,腳踩在上面明顯有一種顆粒感。據施工人員介紹,由于高架步道起先采用的飾面材料,到了下雨天就會變得濕滑不堪,游人走在上面很容易滑倒摔傷。
如今,高架步道被刷上了猶如“斑馬線”般的防滑層,加強地面摩擦力。
LED換防水模塊
世博園區璀璨的夜景令人折服,這背后是LED技術的廣泛應用。不過,由于開園至今的幾場雨水,這些LED燈柱曾出現部分文字不亮的情況。
記者從安裝保養單位了解到,這些LED本身都具備防水功能,文字不亮主要問題是裸露在外的控制模塊,雨水過后,部分模塊進水導致了故障的發生。保養單位趁著晴好天氣,已將模塊全部更換成了防水模塊。這樣一來,LED燈柱再也不怕雨淋了。
行道樹逐棵加固
在世博園區內,龍華東路、世博大道、博成路等幾條主干道兩旁,都種植著聯排的行道樹。這些行道樹個頭不大,均是園區道路在將近竣工時才栽種上去的,伸入地下的根系顯然還不牢固,一旦遇到申城入夏后可能出現的雷雨大風天氣,很可能會招架不住。
為此,園區的綠化養護部門已提前行動,對每棵行道樹進行了加固,工作人員利用4根短木樁,從每棵樹的4個不同方向對行道樹加以支撐。每棵樹的加固材料整齊劃一,既不影響園區整體美觀,同時也起到了應有的作用。
鋼制立柱防雷擊
此外,在浦東園區的世博軸陽光谷,以及一些片區演藝廣場的舞臺旁,用于支撐的均為一些大型鋼結構支柱,直徑都在20厘米以上。考慮到申城入梅之后,可能出現的突發性強對流天氣,園區參觀者服務中心已在游客可能觸碰到的立柱上,捆綁了“雷雨期間,請勿扶靠”的標示,提醒游客在雷電活動頻繁時,遠離這些潛在威脅。
據透露,園區內一些易遭雷擊的設施或者展館,都已通過了專業部門的評估,做好了防雷擊的保護。雷雨大風的強對流天氣里,游客完全可以安心游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