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作為國家依托陜西雄厚的航空產業資源而建立的集飛機設計、制造、試飛鑒定、強度檢測、產品資源、教育培訓為一體的國家級航空高技術產業發展平臺,近年來以“市場導向、國際合作、體制創新、軍民互動”為發展理念,按照“產業鏈構建、集群化發展”的產業發展思路,不斷完善產業布局,優化產業結構,培育產業集群,使產業體系從過去單一的軍機體系轉入到軍民結合、以民為主的發展軌道,產業領域從航空裝備制造向民航運輸業的維修、培訓等高附加值產業環節拓展,有力推動了我省航空產業結構和業態的轉變。
目前,航空基地已累計注冊航空企業近280家,其中民營資本占90%以上,業務范圍涵蓋整機制造、航空新材料、航空電子、航空測試、航空維修、航空零部件、航空技術服務等各個環節。其中,超高溫陶瓷基復合材料項目、快速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項目、高性能碳纖維工程化項目、飛機除冰防冰液劑項目、航空葉片制造項目等25個產業化項目已經建成投產。中國飛機強度試驗基地項目、大型航空模鍛液壓機項目、航空模擬器研發制造項目、Pi模生產項目、航空液壓伺服及油缸系統研制項目、無機高分子聚合材料研制項目、西安航空技術高等專科學校新校區項目等40個產業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之中。另外還有航空模具及航空非標設備制造、飛行培訓學院及航空零部件制造等近30個產業項目將于近期開工建設。
這些項目連同一大批在航空科技企業孵化器運營的中小企業,初步構建了以新舟系列飛機為龍頭的整機制造產業鏈;以耐高溫陶瓷基復合材料工程中心、碳碳復合材料工程中心為核心的航空航天新材料產業鏈;以及以大型航空模鍛液壓機項目、快速制造工程中心為重點的航空部件加工產業鏈。區內中小企業向整機龍頭企業配套,以及區內中小企業相互配套的集群發展態勢已經初步形成,航空基地的產業項目培育已經呈現出“投產一批、在建一批、簽約一批、洽談一批”的良性態勢。
為了實現項目、資金和人才的戰略整合,加快航空產業聚集,航空基地從2008年4月開始著手籌備“西安國家航空產業基金”,圍繞國家大飛機戰略,重點投資航空產業的園區基礎設施、重點航空企業、重點工程中心和重大航空產業化項目,以緩解航空產業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2009年6月28日,國內首家航空產業基金管理公司——西安國家航空產業基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注冊資金3億元。目前,基金報備和資金募集工作正在積極進行之中。
為順應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大趨勢,緊抓國際航空產業轉移的機遇,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自2007年起,西安航空基地著手承辦“西安航空轉包生產暨國際合作論壇”,為國內外知名航空企業搭建了交流、合作平臺,目前已經成功舉辦了2屆。2009西安航空轉包生產暨國際合作論壇受到國內外航空企業的廣泛關注,波音、空客、GE、霍尼韋爾、中航工業、中國商飛、中航飛機起落架有限責任公司等146家國內外知名航空企業派代表參會。
如今,航空基地作為陜西航空產業參與全國乃至世界范圍航空產業競爭的核心平臺,積極探索實踐,尋求航空產業集群化與我省優質航空產業資源的深度結合,使我省繼續在全國航空產業中保持領先發展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