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世博會的城市未來館中,陶氏展示了“城市水處理循環使用系統”和倡導未來家用水的“家用智能凈水系統i-Water”兩個方案。7月30日,前來上海考察工作并參觀世博會的陶氏化學特用材料業務部副總裁彼特·戴維斯向記者介紹了陶氏特用材料業務的“現在”和“未來”。
抓住市場機會
“陶氏化學特用材料業務部,以數量眾多的特殊技術,滿足現代社會的各種需求,包括獲得充足的和清潔的水、空氣與能源,產品材料的殺菌防腐,以及改善人民的健康、預防疾病、加強營養等。特種化學品對經濟、環境,以及人們基本生活質量都有重大影響。”戴維斯首先談了自己的感受。“當然,特種化學品的全球市場變得越來越大,如何把握市場發展的機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的解決方案水平。科學的解決方案能幫助客戶改進產品,提升價值,這也是我們認為自己的發展速度能夠超過市場本身的原因。”
自去年初陶氏并購羅門哈斯后,陶氏特用材料業務部的主業得到加強,包括水處理及過程解決方案、微生物控制技術、家用與個人護理、沃爾富纖維素和功能材料業務部五個板塊在華業務都有上佳表現。戴維斯表示,創新是陶氏化學前進的引擎,在特種化學品領域更是如此。陶氏和羅門哈斯都是在市場發展以及應用開發方面處于全球領先的公司,自去年成功整合后更是實現了強強聯手,擁有一支高素質的富有經驗的專業團隊,其業務在新興市場有著獨特的位置。
2009年,陶氏化學特用材料業務部的收入超過31億美元,其中亞太區貢獻率為20%。戴維斯稱,他們有信心在5年內讓這個數字翻番。
穩步健康發展
“從全球看,我們的業務發展緊跟各地市場的需求,比如家用與個人護理、水處理及過程解決方案,都將是增長較快的業務。”戴維斯分析道,在一些新興經濟體,家用和個人護理品呈現高速成長性,特別是中國、巴西、俄羅斯和印度金磚四國在家用和個人護理產品方面的開支,過去5年中增加了32%,預計到2014年還將再增加33%。戴維斯稱,盡管陶氏的家用與個人護理業務已處于全球領先地位,但要繼續保持相當大的份額和市場覆蓋面,平共處必須加大創新力度,發揮位于美國、拉美、歐洲、新加坡和上海的5大技術中心的開發功能,研發創新產品滿足不同方面的需求,包括遮光乳白劑、高效環保防腐劑、保濕潤膚劑,多功能調理性聚合物和表面活化劑等等,用于護膚、護發、美發,防曬、口腔護理以及表面清理等各種解決方案。
陶氏水處理及過程解決方案在業界同樣居領先地位,在反滲透膜和離子交換樹脂領域排名全球第一。戴維斯用數字給記者一個直觀的概念:陶氏這些元件包括從海水淡化到家用水凈化的多種應用,每天可生產2200萬立方米的清潔水,可以滿足4.4億人的用量。
“隨著對羅門哈斯收購的完成,我們進一步加強了陶氏在水凈化領域的地位,我們對市場的參與已擴展到食品、保健、催化、工業加工處理等領域。我們將有助于取得良好效益的技術用于水的凈化、海水淡化和水的再使用,有效降低成本,為客戶提供最佳方案。”戴維斯表示,此舉的成功取決于三個關鍵戰略,一是提前把握新興市場趨勢,二是運用優勢技術領先推出新品,三是和外部伙伴加強合作,實現客戶、消費者和陶氏利益相關方的共贏。
推進中國業務發展
談到陶氏化學特用材料業務部在中國的發展,戴維斯介紹,該業務部去年在中國上海建設的陶氏全球第二大研發基地陶氏中心設有5個實驗室,擁有一個非常強大的研發團隊。超濾膜研發基地設在湖州,湖州也是陶氏超濾膜和生物反應器、連續電除鹽器的生產基地。目前特用材料業務部在大中華區有8個生產基地、700多名員工,還在北京、廣州、中國臺灣等地設立了辦事處,業務遍及全國各地區性。
戴維斯告訴記者,“這些年來,憑借創新技術和專業知識,實現了我們對中國市場和客戶的承諾。在水處理方面,我們在中國加大了研發和生產基地的投入,產品除了滿足當地經濟和生活的需求,也出口到世界各地。陶氏全球第一家微生物控制技術學院去年11月已在廣東啟動,可以更方便地讓客戶了解和掌握最先進的微生物控制技術和產品,幫助提高整個行業水平。陶氏在中國的投入,除了引進先進技術,最重要的是可以在中國自主開發研究,推出針對中國市場的產品,如水處理用殺菌劑AQUCAR DC175的配方就是在中國自主研發出來的”。
戴維斯最后表示:“扎根中國并服務好中國是我們的理念。作為一個國際性的公司,我們秉承陶氏2015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通過努力,實現我們與中國市場的共同成長,同時促進陶氏中國區銷售額的大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