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石化”去年銷售額103億
所有人都瞪大了雙眼,看著“華聯三鑫”能否起死回生。
“遠東石化”的總工程師王汝棟在接受采訪時,承認壓力很大。“到2009年的11月,公司的180萬噸生產線上的PTA產量已達140萬噸,開工率達80%,在行業內已是領先,算是開足了馬力。第三條生產線今年4月下旬才開始投入生產。”王汝棟覺得,2009年基本達到預期目的。
“華聯三鑫”被并購之后如此快地起死回生,開工生產,原因何在?一位員工用PTA的廢料給記者說了段“故事”。
當地收購舊貨的小商販或許還記得,在“華聯三鑫”門口,整條馬路上的廢料曾經堆積如山。“華聯三鑫”處理廢料都是自己掏錢的,倒貼給這些人300元/噸的處理費,讓對方幫忙運走。而如今,這里引進了一套廢料回收設備,進行分類和回收,很多企業上門來收廢料,好的廢料賣過3000元/噸的價格,就算最差的也要賣500多元/噸。
正因為這樣,2009年,“遠東石化”的銷售額達到103億元,凈利潤為4億元。
“華聯三鑫”起死回生
“在一年多時間里,全球的化纖原料價格沒有大起大落,‘遠東石化’利用原來的產能,實現了幾近翻番的業績增長。”俞劍龍認為,“遠東石化”快速穩健的發展,很大程度上緣于控制生產成本,深挖了企業的能力。
為減少成本,“遠東石化”想了不少辦法,尤其是在節能減排上。
如工業取水,由自己的水廠配套處理工業用水后,用水成本可以從原來的1.9元/噸,下降到0.3~0.4元/噸;如熱能供應,由遠東熱電廠直接供氣,停用3臺35噸燃煤鍋爐、3臺130噸燃油鍋爐,投資3億元興建集中式供熱供氣項目,每天省下70萬元。
另外,“遠東石化”將蕭紹地區大批原先沒有合作關系的企業納入自己的供貨版圖,在50公里供貨半徑內,全面推行無包裝的槽罐運輸,很多下游企業正在為此改建專門的原料接口。“‘華聯三鑫’在運輸的時候用的是袋包裝,每次運輸的成本是六七十元,而槽罐運輸大大減少了成本。”
“三條生產線,負荷已開到設計能力的110%,產品基本零庫存,今年已啟動了120萬噸的PTA生產線擴建項目。”俞劍龍概括了“遠東石化”當前的生產經營形勢。
據“遠東石化”的統計報表顯示,今年前七個月,已實現銷售值84億元,凈利潤超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