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上午早盤9點20分至9點30分間,國內商品期貨市場出現多品種“集體跳水”事件,其中LLDPE主力合約盤中最低價更是打到了跌停價附近,如果從開盤價算起,跌幅接近6%,重倉做多的投資人面臨資金腰斬的困境。雖然事后市場中充滿了各種傳言,然而這些傳言對于虧損的投資人來講卻于事無補,畢竟那是已經過去了的事情,我們需要做的,一是從中得到重倉交易的教訓并在以后的交易中堅持輕倉原則,二是收拾心情,調整心態,繼續客觀分析市場行情以備下次交易。那么,LLDPE后市走勢將會如何演繹呢?
一、旺季需求對抗產能擴張
目前正處秋冬農膜備貨期,也正是所謂的需求旺季。據相關數據統計,塑料薄膜在1—7月的累計產量同比增加了18%,農膜1—7月的累計產量同比上升27%,而PE方面,據估算2009年下半年至今投產的新增產能約315萬噸,其中全密度裝置產能約225萬噸,假設新建全密度裝置的40%用來生產LLDPE,那么LLDPE的新增產能約有90萬噸,如此推算,農膜需求量增加這一“利多”基本抵消了LLDPE供應量增加導致的“利空”,供需相對平衡,多空基本勢均力敵。這也正是進入8月以來,LLDPE價格始終總體維持在10200—10750元/噸的箱體振蕩格局的原因。如此看來,要么農膜備貨期過去,要么LLDPE近期增產或減產,否則目前相對平衡的市場狀態就難以打破。不過,因為產量數據基本都屬月度數據,LLDPE近期到底是大幅增產還是大幅減產,最早也要到10月中旬才會明了,而屆時農膜也已經過了備貨期了。所以,基本供需狀況在10月中旬之前很難出現明顯變化,而國慶長假后的交易時間也就成了相當重要的時間窗口,由目前算,大概還有4周,減去中間的中秋國慶假日,也就接近3周工作日的時間。
二、經濟增速放緩不改增長本質
日前,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CFLP)發布的8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7%,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這個數據不僅結束了今年二季度以來連續3個月的下滑勢頭,而且還是2009年3月以來連續第18個月站在50%警戒線上方。此外,這個數據不僅驗證了市場上關于我國下半年經濟增速放緩的傳言,更說明目前我國經濟依然處于增長勢頭中。既然經濟仍處于增長勢頭中,那么人們對于未來的預期就依然比較樂觀,在資本市場中,尤其是在買漲不買跌心理較重的我國商品期貨市場,這種樂觀的預期更是直接體現在商品價格的上漲上。近期,國際經濟環境相對平穩,市場投資人的心理也相對比較樂觀,如此也就不難理解7月以來商品市場的反彈走勢了,對于后市,筆者認為,只要不發生大的惡性影響經濟風向標的事件,人們終究還是樂觀的,資本市場還是偏多的。
三、振蕩結束的時間窗口未到,總體漲勢未變
資金方面,目前LLDPE主力合約的持倉已超20萬手,上周三峰值更是近30萬手,刷新了單個合約的歷史持倉記錄高點,這不僅說明多空雙方興趣濃厚,而且還說明多空分歧很大。從目前市面上的言論看,無非多頭的理由是通脹預期,而空頭的理由是供應過剩。這是一個典型的流動性與供需博弈的局面,而雙方重兵屯守目前價格區間的目的不會只為了價格區間的拉鋸戰,后市雙方必然需要決出勝負以定盈虧。目前只是暴風雨來臨前的短暫平靜。
周線圖上看,目前1101合約已經連續收了6根十字線,總體保持振蕩態勢,5周均線為價格振蕩中樞,10周線則為價格振蕩底部支撐。技術指標方面,目前周線級別的MACD值仍為正值,而且日線級別的MACD指標自7月末以來一直都站上零軸上方,也就是說,近期市場仍處多頭市場中,但短期日線級別MACD的死叉向下又驗證了短期的回調,考慮到持續增加的持倉量暗示的多頭反擊預期,筆者認為,此次回調不太可能擊穿振蕩區間下沿。
綜上,筆者認為,在國慶長假前LLDPE期價很難有效突破10200—10750這個箱體區間,而后市只要長假期間不發生惡性的影響經濟風向標的事件,通脹話題仍將是資本市場的最愛,而LLDPE則很有可能選擇屆時向上突破。交易策略方面,我們認為,小資金在目前振蕩區間內可采用高拋低吸的振蕩交易策略,即在10250附近做多,10750附近做空,待到價量倉配合完美的突破箱體區間范圍時,可采用追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