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拉動粘膠價格但盈利改善不足
2010-9-17 來源:中財網
關鍵詞:粘膠短纖 氨綸
8月份PMI指數顯示化纖行業在停產減產的同時主要以消化庫存為主、需求略有好轉。多數產品價格開始回升,特別是粘膠短纖價格在行業協會聯合提價、原料支撐及下游人棉紗漲價3.83%中逐步回升,達到18100元/噸,比7月份的最低價漲5.2%。同期,棉短絨漲0.13%、棉漿粕漲1.20%,行業利潤有所改善但仍然虧損,氨綸價格維持。
經過上半年價格波動,化纖產品價格底部已經基本確定,加上淡季過去,化纖行業今年最壞的時期已經過去,近期限電以、停產維修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對化纖產品價格形成了有效的支撐,行業景氣向上的主要推力來自于下游需求增長以及出口復蘇。
紡織出口連續增長,主要來自美國和東南亞的需求拉動:1-8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1298.04億美元,同比增長23.76%。9月后的出口增長主要來自歐盟與美國的需求進一步改善,歐盟出口同比增速可以維持,美國和日本出口同比增速將低于二季度。
紡織品服裝的國內銷售一直保持著同比20%以上的較好增速,1-8月份國內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達3540億元,同比增長23.7%。金九銀十旺季的到來,將強化銷售額的增長,預計下半年紡織服裝的零售總額還將保持25%的同比增速。
9月以來,下游紡織企業進入傳統的金九銀十旺季,訂單充足、開工較高,對各種原材料需求逐漸加大,同時,紗、線價格也同樣上漲,拉動從棉花到粘膠價格的全面上漲,目前粘膠短纖價格已經接近19000元/噸但仍然處于虧損狀態。
從成本角度看,粘膠短纖價格有上漲需求,但從供給角度看,上漲空間將會被充足的供應壓制。因此,我們對粘膠短纖價格中長期走勢并不看好,對相關企業的盈利大幅度改善也不樂觀。
粘膠短纖雖然回升,但以目前價格水平,行業仍然處于虧損狀態,加之7月份價格的持續走低和原料價格的堅挺,三季度粘膠短纖盈利水平難以環比提高。而氨綸企業則因為氨綸價格的回落和原料價格的穩定,三季度毛利率下降成為必然。維持行業中性評級。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藍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