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豐富充實 業界共議化纖發展
為期兩天的大會分為四個論壇,分別是一個綜合性的發展論壇,生物質纖維及生化材料、新型纖維材料與紡織品以及功能化、差別化纖維與低碳和可持續發展三個專題論壇。
在發展論壇上,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鄭植藝首先做了題為《技術創新是指引中國化纖產業“十二五”發展的燈塔》的主題報告。他在報告中指出,雖然受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但化纖行業經濟已在2009年見底,率先走向復蘇,并取得了較好的效益,2010年上半年更是呈現出良好態勢。
報告指出技術創新引領了我國化纖工業幾十年的發展,化纖行業從自身發展中已經深刻地認識到這一點。鄭植藝特別強調,我國化纖產業以優異的成績從危機中走出來,靠的就是科技創新。而且,也正是依靠科技創新所形成的優質資產成功抵御了世界金融危機的沖擊,并成為使行業實現“率先見底”、“率先復蘇”的支撐力量。
鄭植藝指出,我國化纖產業“十二五”發展的指導思想就是自主創新和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目前我國化纖產量已經占到世界化纖總量的52%,化纖已經是人類社會活動重要的生產、生活資料,中國化纖人有責任和義務來加快方式和方向轉變。方式轉變就是從資源依賴型、投資驅動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方向轉變則是加速向資源節約、環境友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向轉變,最終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十二五”期間,加快自主創新和轉變發展方式是主要發展任務,其物質基礎仍然是“知識”與“技術”。報告重點介紹了我國化纖工業“十二五”發展的四個方向:規模化、差異化、新型材料化、生物質纖維和生化原料,并詳細論述了支撐這四個發展方向的科技基礎以及具體任務。報告觀點明確,數據詳實,分析透徹,論證有力,得到了國內外與會代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會議特別邀請了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工業經濟》雜志社副社長兼主編李海艦教授到會作報告。李海艦重點分析了我國宏觀經濟形勢特別是工業經濟形勢,提出了當前及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十大轉變趨勢和走向。
隨后,來自歐盟、印度、日本、韓國、印尼等國家和地區以及我國臺灣的行業首腦介紹了后危機時代各自化纖工業的運行與發展情況,交流了應對危機的成功經驗,并共同展望了世界化纖工業的未來發展前景。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發展論壇還開設了“創新與發展”互動論壇。該論壇特別邀請了賀燕麗、王偉以及來自國內行業內的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作為嘉賓,他們與參會代表圍繞著當前行業的熱點、產業政策等進行了熱烈的互動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