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低碳經濟”,是指溫室氣體排放量盡可能低的經濟發展方式,尤其是要有效控制二氧化碳這一主要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簡單的說,低碳經濟主要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為基礎,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低碳時代,紗線先行
金融危機的爆發使各行業不斷探尋“綠色商機”,依托石油、天然氣的“高碳時代”已經過去。對于紡織企業來說,低碳環保已經成為生存之道。而紗線作為紡織業的源頭,自然成為低碳經濟的先行者。
作為由各種紡織纖維加工成的產品,紗線的原料選擇成為其是否低碳環保的首要因素。而選擇紗線的原料,纖維尤其是天然纖維可謂是首選。作為紡織工業的重要材料來源之一,天然纖維的性價比毋庸置疑,尤其是在消費理念趨向成熟的當代,天然纖維紡織業主流的地位越發穩固。究其原因,低碳環保是一個主要的因素。
漢麻纖維就以其低碳環保的性能聞名世。漢麻具有吸濕、抑菌、抗輻射等特點,且可屏蔽95%以上的紫外線。“在所有面料纖維中,漢麻是‘天然纖維之王’,并被歐美專家稱為‘人類至今以來發現的最完美纖維’。雅戈爾集團董事長李如成說,漢麻典型的功能和環保特征已受到市場的推崇。
與此同時,漢麻在整個生長過程中不需要使用任何殺蟲劑和除草劑,對環境不產生任何污染。用中國麻紡行業協會會長張世平的話說,漢麻從種植、紡織加工及廢棄物處理的全過程都具有生態產業的特征,符合循環經濟發展的要求,在防止水土流失、環境保護方面具有深遠的意義。
紗線不僅可以通過在原料上選擇采用天然纖維以實現低碳經濟,而且在生產過程中也應突出強調環保低碳的理念。記者了解到,目前很多企業正在利用高新技術進行紗線生產,期望在生產過程中同樣能達到低碳的目標。
色紡紗即是體現紗線“低碳經濟”意蘊的典型。色紡紗主要是通過采取多種混合紡紗的方法,將不同顏色的纖維混合后獲得的一種獨特的色彩,它呈現出自然、時尚、且深具個性化和時尚化的立體效果。最值得一提的是,色紡紗染色對環境的污染很小,非常符合現代紗線業低碳的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
踐行低碳,發展所需
低碳經濟不僅僅是一種環保使命,更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有力武器。隨著人們生活品質和品位的不斷增長,天然、環保、健康、舒適的紗線成為了消費者的首選。因此,很多企業把握了這一先機,不斷滿足市場低碳需求,并大獲成功。
在高檔纖維素纖維領域,上海中綸紡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推出的麗賽,就以其低碳性能深受大眾青睞。
“健康、綠色、舒適、低碳是麗賽纖維產品永遠的主題。”中綸公司技術專家徐森表示,麗賽纖維從2004年亮相業界以來就一直好評不斷,這種纖維憑借其導濕透氣、手感柔滑、懸垂性和彈性極佳的特性享譽業界。除此之外,麗賽纖維還擁有獨特的生產技術,并引導著中國纖維生產向追求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