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季度是全球天膠供應相對偏緊的季節,因此多數年份的天膠內外盤價格均是在一季度達到年內高點,但今年天膠高點來得有點早。滬膠自去年12月初開始反彈,中旬便到了前期創下的歷史新高38000元/噸一線,不過進入今年1月后卻陷入了高位振蕩局面,滯漲抗跌。日膠走勢則明顯強于滬膠,期價在進入新年后繼續延續著去年四季度的牛市腳步,不斷創出新高。筆者認為,今年提前到來的季節性供應緊張因素是導致內外盤膠價均提前沖高的主要原因。
一、季節性供應緊張助推膠價
從傳統上來看,中國每年的1—2月天膠基本接近停產(1月產量不超過2千噸),3月部分年份有少許產量,這便造成了國內天膠供應在一季度里處于單一的依靠進口來維持的局面。而此階段,全球主要天膠生產國正處于全年天膠產量的低谷,因此膠價通常上漲概率較大。
今年一季度,天膠市場的這種季節性供應偏緊局面仍然沒有改變,除了印尼宣布2011年全年天膠產量將增長8%至308萬噸外,另外兩大產區泰國和馬來西亞則繼續保持低調,全年恢復性增產的幅度應該不大。近期,受到北半球冬季異常寒冷天氣的影響,產區的天膠現貨供應一直處于偏緊狀態。而在全球經濟“二次探底”憂慮被掃除后,全球主要的天膠買家繼續高價入貨,這使得泰國天膠現貨和日膠價格均大幅上揚,二者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滬膠在經歷前期的快速反彈后,目前受人民幣升值創新高的打壓陷入滯漲,但在外盤膠價的支撐下,后期補漲可能性較大。
二、車市預期及原油漲勢利多
2010年國內天膠價格創出歷史新高,這得益于天膠的最大消費行業汽車市場的火爆。本周一中汽協發布的數字顯示,2010年12月單月產量達到了186.48萬輛,全年累計產量為1826.47萬輛,單月產量和全年產量均創下國內歷史新高。全年的汽車銷量也首次突破1800萬輛,打破了美國保持的世界紀錄。如此高速增長的車市,使得天膠價格節節走高。不過,隨著去年底政府取消了購車優惠政策以及去年較高的基數,不少人士認為今年的汽車產銷將難現前兩年的輝煌。近日,中國汽車制造商協會表示,2011年中國汽車銷售仍有上升空間,處于3年增長的收官階段,因此上半年國內的車市預期依然較好。
此外,全球商品的領頭羊原油也開始了新一輪的上漲。自去年四季度開始,原油期價一路振蕩上行,目前已經擊穿了去年4月底的高點,創下兩年來的新高。近期正值北半球最寒冷的季節,也是原油消費的旺季,但供應方面卻不給力。本周阿拉斯加的輸油管道出現漏油并關閉,而歐佩克也表示在今年6月前將不會增加原油產量,這使得供需情況略顯偏緊,原油價格后期將呈現慢牛格局。因此,對于整個能源化工產業鏈來說,整體上漲的可能性較大。
綜上,筆者認為目前內外盤天膠市場已經處于季節性的供需偏緊狀態,產區的高現貨價格給了滬膠一定的支撐;另一方面,在消費前景看好和原油市場重回漲勢的刺激下,膠價也面臨上漲。預計春節前,滬膠仍將保持順勢上漲并再創新高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