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貨幣政策的重點是繼續收緊流動性,歐美政策基調由防通縮改變為平衡通脹與通縮,政策方面呈現出內緊外松。天膠市場供應偏緊延續,國際國內現貨和期貨價格保持強勢。輪胎行業微利與內緊外松的政策特征成為市場潛在的風險,膠價高位振蕩延續,趨勢性機會仍需等待。
一、國內調控繼續加強,歐美平衡通脹通縮
繼2010年兩次加息與六次上調存款準備金之后,2011年伊始中國再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表明國內繼續收緊流動性,對于后續政策調控的力度,筆者認為還將會繼續加強。以兩年定期存款利率與CPI的差值來看,兩年定期存款利率低于CPI分別出現在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2007年 6月至2008年8月,持續時間為13個月、15個月,而2010年4月至11月兩年定存利率低于CPI已經持續8個月,時間上已經超過前兩次持續時間的一半。歐美方面,歐元區去年12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上升2.2%,為2008年11月份以來首次高于歐洲央行目標,歐洲央行的中期物價穩定目標為通脹率低于2%;美聯儲由以前單純防止通縮風險定調為平衡通脹與通縮,部分聯儲銀行認為美聯儲已采取了足夠措施來提振經濟,二次衰退和通貨緊縮風險已經消退,經濟和就業已開始增長。總體看來,政策上是內緊外松。
二、國際市場天膠期現價格強勢為滬膠提供支撐
由于1月份下游集中備貨與季節性停割影響,天膠供應整體偏緊,國際國內現貨價格持續創新高。從原料端看,國內乳膠均價25398元/噸,對應的合理全乳膠價格39150元/噸,農墾全乳膠均價38110元/噸,國內農墾全乳膠價格相對乳膠低估。國際市場生膠片5000美元/噸,對應的合理煙片膠價格5445美元/噸,新加坡近月報價5540美元/噸,東京收盤價格折算成美金為5480美元/噸,國際市場期貨價格在合理價格附近。復合膠進口成本 41000元/噸,煙片膠進口成本45000元/噸。滬膠再次成為廉價膠,處于貼水格局。
三、輪胎行業利潤負增長影響市場做多熱情
從橡膠制品業主營收入來看,輪胎主營業務收入占到50%以上,而2010年輪胎利潤出現負增長。由于國內輪胎成本轉嫁能力與天膠價格漲幅嚴重失衡,部分輪胎企業被迫計劃減產,甚至停產。國內7家輪胎企業準備利用春節假期,擬停產半個月左右時間。此外,輪胎行業的慘淡經營也會引起市場對國家拋儲、降低進口關稅等政策措施的預期,輪胎減產與政策干預影響市場做多熱情。從滬膠會員持倉來看,1月份以來前1至6名會員呈現凈空持倉,會員持倉出現分化;從資金成本來看,滬膠指數多頭獲利率接近2000年以來的峰值,多頭獲利盤沉重。滬膠會員的分歧嚴重與短線操作以及多頭獲利盤沉重使得滬膠價格難以跟漲。
總之,短期內膠價將延續振蕩行情。對于趨勢性機會,從筆者目前跟蹤的數據來看,如果本周1105合約達到40500—41500,對于涉膠企業與投機盤而言,可以戰略性拋空10%—20%的倉位,平倉點在35000—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