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這五年——各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暢談“十二五”
2011-1-5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關鍵詞:行業協會 十二五
為解決毛紡產業發展的問題,在工業加工方面,我們應該加大技術進步力度,用現代科技改造傳統產業,提高毛紡產業的創新力,不斷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另外,毛紡行業要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發展的驅動力,生產出更加適合消費者并且受到消費者喜愛的毛紡產品,以消費需求促進產業創新,帶動毛紡原料的發展,從而保證整個產業鏈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中國麻紡行業協會會長許吉祥:從麻紡大國走向強國
麻紡行業要抓好技術設備、產品結構調整、擴大內需、清潔生產、原料品質五方面的創新!
2011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中國麻紡行業進入春天的時刻。我們堅持以科技、品牌、人才、持續發展為抓手,積極推進全國麻紡織行業由大國向強國的轉變。
概括地說,重點抓好五方面的創新:一是麻紡織行業的出路在于技術設備上的創新。通過改造提升苧麻、亞麻、黃麻等企業技術設備自動化水平,提高效率,促進減少用工。二是麻紡織行業的亮點在于調整產品結構上的創新。轉變生產方式,弘揚麻紡織衣著時尚特色,創建品牌,延伸產業鏈和生產附加值高的終端產品。三是麻紡織行業做強在于擴大內需市場上的創新。抓好2011年秋季中國哈爾濱國際麻紡織《高端論壇》和《精品展覽》等宣傳促銷活動。經過5年努力,爭取使內外銷比例各占50%。四是麻紡織行業的根基在于清潔化生產上的創新。積極應用先進環保脫膠技術,做到生產必須低碳節能。五是麻紡織行業潛力在于原料品質上創新。抓緊12家農業產業化優質原料種植基地建設,總結推廣先進經驗,擴大國產優質原料種植面積。
“十二五”中國麻紡織行業前景廣闊,但任務重、要求高、責任大。我們堅決以更加奮發昂揚的精神面貌,讓中國麻紡織行業在開放中壯大。
中國絲綢協會會長弋輝:即將迎來新春天
繭絲綢行業是我國的特色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笆濉笔俏覈^續向“絲綢強國”邁進的關鍵期!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絲綢生產國,生絲和坯綢產量和貿易量穩居世界首位,真絲印染綢、絲綢服裝及制品的產量也位居世界前列。特別是蠶絲和坯綢等原料性商品已經成為主導國際市場價格走勢的重要產品。
蠶絲是純天然可再生蛋白質纖維,素有“纖維皇后”和“人體第二肌膚”美稱,不僅具有輕柔、飄逸的外觀,更具有護膚、保健的內在品質,具有其它纖維無法比擬的優點,而且絲綢制品歷來就是典雅高貴的象征。目前,絲綢纖維用量在紡織纖維總量中僅占0.2%左右,發展潛力巨大,尤其是隨著全球石油能源的日益緊缺、人口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意識的改變,天然纖維產品的需求將會有較大增長。近年來,以蠶絲被、絲綢內衣、絲綢時裝、絲綢裝飾品等為代表的更多具有天然、綠色、無污染、功能性新產品得到不斷開發,絲綢纖維內在優勢逐步得到現代人的重新認可,完全符合當今“綠色消費”潮流,而擁有13億人口的絲綢內銷市場更是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古老的中國絲綢業必將迎來新的春天。
繭絲綢行業是我國的特色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十二五”時期是絲綢工業深化調整升級、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時期,也是繼續推進我國由“絲綢大國”向“絲綢強國”邁進的關鍵時期。堅持科學發展觀,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行業經濟為目標,積極推動行業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是新時期傳統優勢產業發展壯大的必然選擇。為此,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通過加強自主創新和“產、學、研”聯合,加快調整絲綢產品結構,夯實產業基礎;要依靠科技進步,加快提升行業技術水平,推進產業升級;要加強桑蠶繭絲資源的綜合利用開發,提高絲綢產品附加值,不斷拓展絲綢產品消費領域;要不斷開辟國內外市場,進一步增強我國繭絲綢業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和出口創匯能力,為我國經濟發展作出應有貢獻。(排序不分先后)
注:本網轉載內容均注明出處,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