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合理的信息渠道 關鍵在于溝通技巧
記者:中國企業普遍感到打通下游相關應用領域面臨很大困難。美國企業在打品牌和知名度的方式上有哪些值得借鑒的經驗?
徐璠:美國企業可以說是非常注重客戶的需求。首先,美國企業會與客戶密切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后生產與之契合的產品或改進現有產品;其次,通過生產和行政環節的有效成本控制為客戶帶來最大的利潤空間;此外,還運用多種產品測試手段來確認提供給客戶的是最優質的產品,由此贏得客戶的信任。
除了客戶溝通,美國企業也會運用一些市場手段來宣傳產品。有些中國企業可能會認為產品還沒獲得利潤先要“損失一筆”,所以思考的角度不同,產生的結果也不同。如果中國企業懂得運用合理高效的市場手段進行推廣,將會獲得更多的關注。
記者:信息渠道是企業聯系市場的命脈,中國企業多數情況下是單打獨斗。美國業界在建立信息渠道方面采取怎樣的模式?
徐璠:不得不說說我在IFAI日本分會年度論壇上的感受。眾所周知,日本經濟現在非常低靡,有些企業撐不下去申請破產。原以為日本分會IFAI會員的參與積極度不會太高,但是現場卻感受到了熱烈的氣氛。一位日本會員告訴我,他們參加這樣的活動并不是為了獲得商業機會,而是當作一個行業內的聚會,互相了解近況,一起討論國際形勢和行業趨勢。
另一個例子是我在IFAI美洲展的社交活動上看到的。每年的IFAI美洲展都有一個國際招待會,用于歡迎世界各地展商與注冊觀眾。在這個活動上,所有“老外”都積極地交流,了解對方在做什么,商機不知不覺就在融洽的氛圍里產生了。
中國展商則更注重展廳這塊平臺,其實之外的延伸平臺還要廣闊。可能是文化背景的差異造成的局限,但是中國企業確實需要學會像美國企業那樣抓住每個獲得信息的渠道。
記者:IFAI內部刊物如何發揮信息中介功能?理想的專業媒體格局應該是怎樣的?
徐璠:IFAI刊物除了寄給全球會員,還發給建筑師、工程師、設計師、產業用紡織品加工企業、政府采購、中介及其他相關應用機構的人員。除了月刊,IFAI還有6本按市場分類的雙月刊。所有這7本雜志都有網絡版本和印刷版本,每本雜志都是會員的雙項通道,在宣傳公司、產品、技術的同時,也獲得市場信息、買家信息。
從一個讀者立場出發看理想的專業媒體格局,內容應該盡可能包含更多的地域、更時鮮的新聞、更熱門的話題、更專業的角度;從媒體報道的組織構架來說,應該包括行業、產品、技術、市場、業者等5個方面的信息;從內容配比來說,應該國內60%、國外40%。好比一個人,有了完美的思想、骨骼和肌肉及比例恰好的身形,一定會獲得周圍人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