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初的原材料價格飛漲,到物流人力成本增加,到資金還貸壓力增加,再到年尾的“銅九銀十”,2011年對于涂料行業來說確實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冬季氣溫逐漸下降的同時,涂料業內不少人士也感嘆市場寒氣逼人。抱團取暖,在寒流來襲的時候,涂料行業通過這一方式積聚力量、互相協助以沖破當前的困局。
2011年,作為涂料行業的上游行業,其原材料受國際原油價格波動的影響較大,如化工溶劑、鈦白粉、桐油、松香等的價格均出現不同幅度的上漲;而作為下游行業,家具、建材等行業在今年也一度呈現低迷的態勢,市場需求減少。縱觀整個產業鏈,涂料行業的發展面臨著“上游市場采購成本增加,下游市場需求萎靡”的局面。
常言道:“獨木不成林。”健康、穩定的產業鏈的構建需要相關的各行業的相互配合,缺少一環或是其中的任何一環出現問題,產業鏈都不完整。對于涂料行業來說,其與上下游行業的合力協作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打破“價格戰”的怪圈。為解決生存和發展的危機,涂料原材料行業、家具、建材行業都掀起了一股“漲價潮”,企圖以此度過生存和發展的危機。然而,單純的“價格戰”并不是理智的選擇,它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而且壓制了市場需求。
其次,打造健康的產業鏈以降低成本。從原材料到涂料成品,再到家具、建材等產品的涂裝,最后到運輸銷售,其中的每個環節都必須打通,通過資源整合與優化分配,降低生產成本和交易費用,從人增強抗擊市場危機的能力。
再次,協調產業鏈各環節的發展步調。一個完整、健康的產業鏈其中包含的各個環節應是協調一致的。對于涂料行業來說,原材料的產品研發應與涂料產品的技術水平保持一致,一種新的原材料若最終不能應用于生產成品,在一定程度上只能暫時地成為“廢材”;而涂料產品也應與涂裝行業保持一致,其新產品的推出應與涂裝技術相一致,否則,涂料產品得不到實際應用最終也只是個半成品。因此,涂料行業應與上下游企業密切配合、加強溝通與交流,在發展步調上保持一致,減少資源的浪費。
涂料企業之間應集中優勢共謀發展
2011年,一股“漲價潮”讓涂料行業面臨殘酷的洗牌,特別是中小企業面臨著生存和發展的危機。不難看出,在應對困境的時候,很多涂料企業選擇的是各自為戰。前面說到:“獨木難成林。”眾木成林則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也相應地得到增強。因此,在寒冷來襲之際,涂料企業應共同攜手,集中各自的優勢資源,沖破現有的發展困局。
首先,涂料企業間需“相互補臺唱好戲”。“價格戰”只是各家企業搭臺唱戲,其惡性循環導致相互拆臺,最終結果則可能導致一起垮臺,即給整個行業帶來重創。涂料企業之間是相互聯系的,只有各企業間相互合作,共謀發展,“把戲唱好”才能贏得消費者的欣賞與喝彩。
其次,涂料企業應整合優勢資源實現品牌營銷。古語云:“術業有專攻。”在同質化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涂料企業考慮的不應是通過何種手段搶占現有的市場份額,而應思考如何整合擁有的優勢資源集中突破,從而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通過品牌營銷在各自的領域中占得一席之地。
再次,涂料企業需創造良好的競爭環境。涂料企業之間既有合作也有競爭,良性的競爭能夠推動企業不斷創新技術和服務,提高市場競爭力和應對風險的能力。
第四,涂料企業應攜手共抗外國同行巨頭的沖擊。盡管中國涂料市場需求量的增長相對放緩,但其市場空間依然非常廣闊,不少外國涂料品牌涂料企業如阿克蘇諾貝爾、PPG、宣偉、日本大金等都紛紛加大在華投資,企圖分割中國市場這塊大蛋糕。因此,中國涂料企業應兼顧內外,實現產業結構升級和技術創新,開創新的營銷和服務模式,和在穩定國內市場的同時,主攻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