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內聚酯短纖行情依然弱勢調整,雖然在上游原料以及滌絲、切片的市場氣氛帶動下,產銷出現短暫的好轉,但終端需求難以從根本上得到改善,國內大多數聚酯紗線和纖維生產廠產銷率徘徊在50-60%的水平。聚酯紗線平均庫存為14-20天的水平。中國聚酯纖維和紗線生產廠開工率降至67%和80%。訂單大量減少,終端銷售不暢,促使廠家對滌短后市較為悲觀,降價促銷以及限產保價成為當前緩解行情的主要渠道。
替代品棉花卻在上演"豐年,棉賤傷農"的鬧劇,現貨價格甚至跌破19800元/噸的收儲價后,棉農開始轉換思路,打算轉棉種糧,這將會促使明后年棉花供應緊缺的局面再次上演,如此惡性循環,化纖后期走勢將更加撲朔迷離,這就要求化纖企業、棉花種植業主乃至國家相關部門協助,以此改變經營模式,統籌后期發展格局。
當前,上游聚酯原料走勢震蕩,成本支撐疲乏,理論成本價與現貨價格有350元/噸的現金流虧損空間,當前江浙市場主流現貨價在10800元/噸,較昨日持平,市場觀望氣氛濃郁。隆眾資訊聚酯產業鏈市場分析師趙桂珍認為:滌短利潤幾無,下游紗線需求難以提振,估計短期滌短大幅上漲下跌的可能性均不大,近日將在10500-11000元/噸附近徘徊觀望。